快訊

樺加沙上午8時30分海警 估將轉強颱 有機會挑戰今年「風王」

興達電廠爆炸事故原因推承包商 台電挨批未提自身監督責任

芒草季來了「台北大縱走」爬了嗎?被譽為最美第三大縱走,還可登頂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隨著秋風起,台北陽明山的芒草也開始搖曳生姿,宣告屬於北台灣的「芒草季」正式登場。每年九月至十一月,金白色的芒花鋪滿山頭,吸引無數旅人登高賞景。今年想體驗不同角度的秋日山景,不妨將「台北大縱走」列入行程,特別是第三段路線,不僅能走進秋芒海洋,還能攀上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感受都會近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

圖/台北市政府大地處提供
圖/台北市政府大地處提供

圖/台北市政府大地處提供
圖/台北市政府大地處提供

圖/台北市政府大地處提供
圖/台北市政府大地處提供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台北市政府推動的「台北大縱走」串聯大台北山林,全程分為八段,總長達92公里,環抱城市如同一條綠色項鍊,每年都會吸引數千人攀登挑戰,完成八段還可以獲得毛巾與證書。其中第三段被譽為「最美路線」,從小油坑服務站出發,沿途行經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擎天崗,最後抵達風櫃口,全程約18公里,需時約6至8小時。登山客不僅能見證七星山火山地貌與蒸氣噴氣孔的奇景,更能在秋季芒草搖曳的山稜線上,享受壯闊視野。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作為台北大縱走的經典路段,第三段路線融合了火山地景、遼闊草原與都會遠眺視野,是初學者挑戰長程健行的首選。七星山曾因火山爆發而形成七個山頭,主峰海拔1,120公尺,不僅是台北市最高點,也是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登山口碑。從稜線上回望,台北101與市區高樓盡收眼底,往北則可遠眺淡水河出海口與漁人碼頭,讓人一次擁抱自然與城市的雙重風貌。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若行程安排得宜,還能在冷水坑或擎天崗稍作休息,欣賞大片草原與牛群悠閒吃草的畫面。待到十月後芒草盛開,步道兩旁宛如雪白浪花隨風翻飛,更為縱走之旅添上夢幻氛圍。無論是健行愛好者,還是單純想沉浸秋日山林的旅人,都能在這段路線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今年秋天,不妨背起背包,趁著芒草盛放,來一趟台北大縱走第三段,將七星山與秋日美景一次收藏。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圖/旅遊美食作者 萊點特別攝影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好康情報,請鎖定「udn旅遊美食站」.追蹤「udn走跳世界」

登山 秋芒 淡水 步道 台北101

相關新聞

芒草季來了「台北大縱走」爬了嗎?被譽為最美第三大縱走,還可登頂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

隨著秋風起,台北陽明山的芒草也開始搖曳生姿,宣告屬於北台灣的「芒草季」正式登場。每年九月至十一月,金白色的芒花鋪滿山頭,吸引無數旅人登高賞景。今年想體驗不同角度的秋日山景,不妨將「台北大縱走」列入行程,特別是第三段路線,不僅能走進秋芒海洋,還能攀上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感受都會近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

2.4公里浪漫花海大道! 淡水「美人樹健行」9/13登場 週末賞花健行+農夫市集一次玩

2.4公里浪漫花海大道! 淡水「美人樹健行」9/13登場 週末賞花健行+農夫市集一次玩

5分鐘就能登頂! 東北角「金瓜石報時山步道」絕美陰陽海、六坑斜坡索道拍美照 含公車交通攻略

udn走跳旅遊/阿一一之食意旅遊 大家準備好跟我一起探索台灣東北角最輕鬆的山海秘境嗎?今天阿一一要帶大家衝一波金瓜石的報時山步道,你可能會想,步道?聽起來就好累阿~別擔心!這裡絕對顛覆你的想像,

悠活森鄰/走進圓山「森林方舟」遠眺山河美景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說到台北,你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101、士林夜市,或是滿滿人潮的西門町。但其實,在城市喧囂的背後,藏著一處融合軍事歷史及自然與豐富文化的綠色空間-圓山風景區。 圓山山腳

新北微笑山線縱走 暑假山林健行「集章送限量好禮」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年暑假隆重推出「微笑山線縱走尋寶集章任務」活動,2025/07/01-2026/04/30活動結合數位科技與實體步道體驗,邀請走進新北山林上線尋寶石集徽章

2025阿里山健行必去路線:眠月線、特富野古道指南

想挑戰眠月線還是漫步特富野古道?本篇帶你深入解析阿里山兩大人氣健行路線,附入山申請教學、二日玩法、順遊景點與包車攻略,走得精彩也玩得輕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