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旅遊低耗能 簡直「泰」完美!曼谷周邊3大推薦綠色旅遊路線

【文・旅報傳媒】
泰國積極推動國家綠色旅遊,目前已有16個目的地納入綠色旅遊框架,在台灣與業者、媒體共同努力,獲得許多市場正面反饋。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處長莎莉蔓指出,泰國多年深耕永續旅遊,台灣市場對環境友善理念反應熱烈,特別對永續發展等議題具高度認同。
永續旅遊的關鍵,在於讓旅客享受的同時,也能延續目的地的,同時滿足旅客、產業、環境與社區需求的觀光模式,莎莉蔓認為這種以文化、健康和永續發展為根基的高價值體驗。
慢生活看見不一樣的泰國
目前泰國積極推廣以低耗能為主的永續旅遊活動,如國家公園內的徒步健行、觀鳥與露營等,希望將觀光與永續發展核心價值相結合,長期融入旅遊推廣政策中。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處長莎莉蔓指出,現今台灣赴
泰旅客中,自由行已占約七成,團體旅遊則以5至10人的小團型態為主,旅客更重視深入體驗,而非走馬看花的行程安排。這些自由行旅客偏好騎自行車、參與在地文化體驗,與泰國觀光局推動的「可探索、可體驗」綠色旅遊理念不謀而合。
根據觀察,台灣男性對探險型旅遊的興趣逐漸上升,並傾向與朋友同行,參加具永續精神的活動,如登山、露營或攀岩。泰國觀光局因應此趨勢,與總部及當地業者合作,推出更多生態導向路線,如國家公園中的越野自行車道、森林療癒活動,以及融合養生與身心放鬆的水療行程,讓旅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落實對環境的友善與在地支持。
莎莉蔓也特別推薦泰國的國家公園,不僅適合賞鳥、健行與露營,許多國家公園經過世界遺產認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此外泰國的國家公園並不限於森林系,東部海岸如象島(Koh Chang)、喀比與安達曼海灣周邊島嶼,都是國際潛水愛好者喜愛的世界級潛
莎莉蔓也特別推薦泰國的國家公園,不僅適合賞鳥、健行與露營,許多國家公園經過世界遺產認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此外泰國的國家公園並不限於森林系,東部海岸如象島(Koh Chang)、喀比與安達曼海灣周邊島嶼,都是國際潛水愛好者喜愛的世界級潛點,提供與海洋生態互動的難忘經驗。
此外,泰國觀光局也逐步推廣除曼谷、清邁以外的特色目的地,包括南、南邦與南奔等地,這些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旅遊節奏緩慢, 提供低碳、深度且富在地特色的旅遊體驗,極具吸引力。療癒旅遊亦是泰國不可忽視的一環,從泰北到泰南,各地傳統按摩與SPA療程皆獨具風格,結合現代科技發展,為旅客打造身心放鬆的療癒之旅。
從曼谷出發 3大綠色旅遊推薦路線
☀️ 喀比、董里
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
為推動綠色旅遊,泰國旅遊局推出「原始喀比(K r a b i Prototype)」計畫,發展低碳、社區型旅遊,兼顧碳排管理與在地居民福祉。喀比以壯麗的石灰岩山谷與雨林景觀吸引旅客,適合進行自然與文化探索。遊客可騎自行車探訪Khao Phanom Bencha國家公園,或健行至龍脊山俯瞰安達曼海,並在NAAM Wellness中心放鬆身心。也可前往Klong Thom泡溫泉、入住Kachong Hills帳篷酒店享用當地佳餚。喜愛人文風情者, 推薦搭嘟嘟車遊覽董里老城,欣賞歷史建築與壁畫,體驗在地生活。
☀️ 春武里、羅永
從雨林到海洋的探險之旅
除了每年吸引國際跑者的芭達雅馬拉松,旅客也可沿海岸欣賞美景、參與多樣極限運動。從羅永的Mesook Farm香氛體驗出發,再到羅永植物園濕地划獨木舟,穿梭於紅樹林間。想挑戰刺激行程,從水上樂園、跳島巡航,到從13,000英尺高空跳傘,一覽壯麗海岸線。芭達雅與春武里不僅自然風光迷人,還有豐富水果與美食可嚐。遊客能在昌島親採榴槤、山竹與芒果,體驗農村生活;也推薦品嚐GI認證的Monthong榴槤、公平貿易椰子製品與獨特椰奶咖啡,感受地道泰式風味。
🌞 北標府(Saraburi)
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
來場文化與大冒險之旅
距離曼谷僅數小時車程,北標府與呵叻府串起一條結合冒險、文化與自然的旅遊路線。北標府擁有佛足寺、山頂佛像與壁畫洞窟,宗教氛圍濃厚,每年吸引大量信眾朝聖。當地亦為農業重鎮,有觀光牧場與季節限定的向日葵花海。Pak Chong地區可騎單車、划獨木舟,並體驗製作傳統點心與草本療癒品,深入了解在地生活。呵叻府則以世界自然遺產拷艾國家公園聞名,生態豐富,是避暑與健行好去處。旅客可挑戰高空跳傘,或至PB Valley、GranMonte酒莊品酒,享受異國風情的慢活時光。
延伸閱讀>> 高雄郵輪「雙星」報喜 麗星郵輪打造南台灣新航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