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必比登/葉怡蘭:「透露出菁英性格」 徐天麟:「遠不如500碗」

2025「必比登推介名單」出爐,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觀察,今年新入選的店家,許多環境上看來很不一般,頗多家「美型化的小吃」,她認為,經過多年的調整,米其林的菁英性格在今年必比登名單中似是逐漸顯露。美食家徐天麟則認為,米其林要遷就平價、貼近庶民生活,在設定上就有其難度,外國評審往往不夠深入,「尋訪的多半是二手消息」,「遠不如日前公布的本土小吃評鑑500碗」。
「米其林在台灣已進入第8年,整體來說,已進入成熟穩定期」,葉怡蘭認為,從初來被取笑為「牛肉麵加夜市小吃」、對本地小吃尚不了解,經過疫情期的捉襟見肘,直至去年,已能感受到在地化的努力。「經過不斷微調,至今必比登名單數量是足夠的,兼具了多樣性,也某種程度反映口碑與代表性。」
葉怡蘭舉新北為例,不僅多樣化、也顧及各地域,除了主要行政區各有一兩家,甚至擴及了萬里、碧潭。菜系的內容也盡可能做出區隔,努力找出各種類的小吃。「但是,今年的必比登名單也開始透露出米其林的向來品味,在新增店家中,空間精美的小吃佔比不少,也有西式擺盤、台味法菜和時興的餐酒館,這些變化透露著米其林的一貫喜好、慣有的精英取向。」
徐天麟則認為,米其林是觀光客的美食指南,是從外國觀光客的角度出發,重點在星級評鑑,入選的星餐廳皆充分展現高端精緻的餐飲藝術。但回到必比登,「就不是評審所長,他們沒有太多時間深入民間,更遑論找出各地隱藏版的好店,消息來源多半透過報導資訊、已是二手」,「聯合報500輯所辦的500碗,不論深度或廣度,都遠勝必比登」。
徐天麟指出,米其林的評鑑偏向西餐,但忽略了華人餐飲的藝術,喜好親友相約在台式、中式餐廳聚餐,「這是一種美食的傳承,但此類餐廳往往在名單之外」。「邀請米其林來台評鑑,確實可感受到觀光署的用心,但我更支持錢留台灣、支持本土評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