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得點圈打擊好了…牛棚卻炸了! 中信兄弟痛失連霸的兩大問題

宜蘭打卡新景點!「興蜂作浪觀光農場」上萬瓶酒瓶拍不完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同樂村山前路 200 巷口的「興蜂作浪觀光農場」原為養蜂場,近期轉型為創意觀光農場,園區內最吸睛的是以數千至數萬支空瓶打造的裝置藝術結構。園主退休後自發收集來自檳榔攤、工地、路旁的空瓶,特別是知名營養飲品 保力達B(俗稱「蠻牛」)的瓶罐,經過清洗、拆標籤、黏貼後,打造出高約一層樓的觀景台,並將廁所、躺椅、吊床、垃圾桶、教堂造景、飛機堡、噴水池等遊樂設施亦以瓶罐為元素巧思設計。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園區中一棵於 1951 年種植、傘狀茂密的蓮霧樹成為天然涼亭,遊客可在樹下躺吊床、坐搖椅、小憩放鬆。其綠蔭蔓延四周,加上創意回收瓶罐建築,形成極具特色的環境與拍照場景。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前來造訪者,可沿著園區的玻璃瓶作品步道慢遊,停留在那座由保力達B瓶罐堆疊的觀景台,從高處俯瞰整個園區景致,或選一處躺椅、吊床,在蓮霧樹下陽光灑落綠蔭間偷得片刻靜謐。這座以「廢棄瓶罐」轉化為藝術與遊憩空間的創意農場,不僅讓人感受環保回收的巧思,更為親子與照相族提供了新鮮亮點。

若您希望安排一日遊或親子行程,不妨把興蜂作浪觀光農場列入宜蘭行程中,體驗這場色彩繽紛、瓶罐堆疊匠心的「保力達莊園」奇遇。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圖/ig網友君授權提供
圖/ig網友授權提供

參觀興蜂作浪觀光農場須事先電話預約(0953-948553),園區採限時段入場,上午 8:00-11:00 、下午 14:00-17:00。入園門票為新台幣 100 元。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好康情報,請鎖定「udn旅遊美食站」.追蹤「udn走跳世界」

觀光農場 一日遊 裝置藝術 步道 新景點

相關新聞

宜蘭打卡新景點!「興蜂作浪觀光農場」上萬瓶酒瓶拍不完

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同樂村山前路 200 巷口的「興蜂作浪觀光農場」原為養蜂場,近期轉型為創意觀光農場,園區內最吸睛的是以數千至數萬支空瓶打造的裝置藝術結構。園主退休後自發收集來自檳榔攤、工地、路旁的空瓶,特別是知名營養飲品 保力達B(俗稱「蠻牛」)的瓶罐,經過清洗、拆標籤、黏貼後,打造出高約一層樓的觀景台,並將廁所、躺椅、吊床、垃圾桶、教堂造景、飛機堡、噴水池等遊樂設施亦以瓶罐為元素巧思設計。

台東鹿野電動單車導覽!「綠色隧道」好療癒 在地人帶你騎進龍田村人文風景

udn走跳美食/涼子是也 連假台東三日遊,其中一站我們來到「阿度的店」,想騎單車來趟在地的慢遊之旅~ 「阿度的店」在台東當地是很有名的單車導覽店,以「慢遊、體驗、永續」為理念,帶領旅人深入

34年宜蘭牛排館CP值爆表! 「百元沙朗+青椒牛肉炒飯」吃爆、紅茶無限續 在地人激推隱藏吃法:想吃要碰運氣

34年宜蘭牛排館太佛心! 平價沙朗170元、紅茶無限續 在地人激推吃法:想吃還要碰運氣

走讀花蓮山海! 東海岸初秋永續山野小旅 體驗海派過生活

以文化、生活、共好為核心的「一烈!海派過生活」,伴隨東海岸熱情而生,致力分享原住民文化,不僅囊括最齊全旅遊資訊,也規劃符合在地各部落不同特色的生活體驗遊程,11種山海路線,一起走讀花蓮山海,領略東海岸部落文化!

銀級環保旅館「娜路彎大酒店」 滿足全年齡層還享電動車住宿優惠

台東市地標五星級飯店「娜路彎大酒店」,不但是台東首家榮獲銀級環保標章的飯店,致力於推動低碳、永續旅遊。更全方位更新設備,提高能源和用水效率;減少資源消耗,不提供一次性衛浴用品和餐具,優先使用綠色產品和在地食材;為推廣低碳旅遊,住房贈送電動車體驗,並推出「電動車優惠住宿專案」,加贈充電金、洗車等各種優惠省很大!

狼尾草隧道重生!宜蘭冬山「潤泰水泥鐵道」化身夢幻步道,夕陽下的粉金草浪成最新打卡熱點

傍晚時分,當夕陽的金輝透過雲層灑落,「潤泰水泥鐵道」兩側那片茂密的狼尾草,彷彿受到魔法加持,棕粉、金黃與淺粉交織成一幅柔美的大地水彩。微風拂過,草穗輕輕搖曳,像一群低語的精靈遊走在時光的軌道上。走在這條被夕陽染紅的步道上,一絲久違的寧靜在胸腔蔓延,是漫遊放鬆的好去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