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療城鄉落差大 東部飼主無奈往台北衝

花蓮寵物公園啟用讓許多毛小孩開心奔跑,但許多飼主仍苦惱當地醫療量能不足。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寵物公園啟用讓許多毛小孩開心奔跑,但許多飼主仍苦惱當地醫療量能不足。記者王思慧/攝影

寵物醫療昂貴,不過雙北市政府的動物醫院加起來逾五百家,就醫仍算方便,但在宜蘭、花蓮都僅不到卅家,也集中在鬧區,飼主想要得到更好醫療,還是得遠赴台北,寵物醫療量能出現極大「城鄉落差」,也出現棄養潮。

花蓮十多家動物醫院,超過九成集中在北區的花蓮市、吉安鄉,花蓮中部地區鄉鎮僅有零星幾家,若要帶毛小孩看診,開車單趟至少半個小時起跳,若要處理較複雜的傷病,得往花蓮、吉安送,或遠赴台北、新北等都會地區,不只醫療費用昂貴,路程、住宿也都要花錢。

花蓮余姓飼主的波斯貓「哥哥」前年底出現反覆嘔吐、吃東西不順暢,但在花蓮多家獸醫院檢查仍找不出原因,只好北上求診,在新北市找到動物醫院檢查,確認是呼吸道狹窄造成胃食道逆流.看一次就緩解。

余姓飼主說,另隻波斯貓「妹妹」前一陣子因眼睛有分泌物,發現有類似睫毛倒插,必須用雷射處理毛囊才能徹底解決,但是花蓮沒有動物醫院可以處理,最後還得轉介到台北有犬貓眼科專科的獸醫院處理。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統計,縣內有22家獸醫診療機構,大多只有一名獸醫師的小規模機構居多,據點集中在鬧區的宜蘭市11家、羅東鎮八家,其餘三家坐落在五結鄉、蘇澳鎮。

維倫斯動物醫院長林雍翔說,院內三位獸醫師在宜蘭已算很多,宜蘭地區醫療資源明顯不足,多為小型醫院,獸醫師一至二位,聘僱醫助人數也較少,人力、設備相對不足。

維倫斯動物醫院四年多前起在宜蘭服務,因為人力與資源比較多,開始接手重症醫療,也有他院轉診過來,發現寵物醫療費用高,飼主可能選擇不搶救,林雍翔指出,近年申請寵物保險理賠的飼主漸增,四年多前平均一年二件,這兩年明顯增加,平均每周就有二件。

冬山鄉飼主陳儷倢分享,雪隧未開通前,寵物若真能撐到隔天早上,飼主就會開車北上求醫,撐不過就回天乏術,有些人沒車更不用說,畢竟不是每輛計程車都友善動物。宜蘭的動物醫院多缺乏專科,「所以大家一出事就往台北衝。」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指出,若是生大病確實要遠赴都市就醫,也發現寵物身體狀況成飼主棄養原因之一,常見狀況如腫瘤疾病、年老衰弱、慢性病等。防疫所辦理棄養業務中,每二十隻就有一隻是此情形,有人甚至得知醫藥費需一、二萬,就可能來辦棄養。

延伸閱讀

花蓮清晨4:25發生規模5.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4:25花蓮豐濱芮氏5.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蘇貞昌問宜蘭人「選縣長標準降低」? 藍怒轟別來說三道四

國慶連假花蓮住房率僅6成 業者盼天災少提升遊客意願

相關新聞

攝影控快衝!花蓮六十石山金針花海x耶穌光 完美交織金黃奇景

花蓮的夏天,不只海天一色,更有如畫般的金針花海讓人沉醉!一起走進六十石山的金黃世界,收錄最美的風景與光影交錯。

沒住過會後悔!花蓮超漂亮的無敵海景房推薦

【FunTime小編群】依山傍水的花蓮,西有碧綠的花東縱谷、東有湛藍的太平洋,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讓許多遊客流連忘返!小編推薦大家幾間擁有無敵海景的花蓮飯店,讓你一早起床就看得到海,整天都會有好心情!

入住森林系生態祕境 抓蝦戲水、夜間尋蛙,親山近水童趣一夏

酷暑逼人,不想汗流浹背趕行程,不妨入住蓊鬱的森林系旅居,放空身心吧!「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前身為三富休閒農場,創立至今已超過30年。農場創辦人徐文良為宜蘭在地人,懷抱著愛鄉愛土的心,因曾目睹過度開發導致土石流,深感環境維護的重要性。自購得這片土地後,便將原本的柚子林轉型為休閒農場,陸續引進多樣水土保持與景觀植物,並堅持不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致力以自然生態工法維持生態平衡。經年累月耕耘,使園區逐漸恢復生物多樣性,如今在農場內可觀察到22種蛙類、70-80種蝴蝶、蛾類、蜘蛛、螢火蟲、食蟹獴、台灣獼猴、白鼻心、山羌等昆蟲與動物,綠意盎然又充滿蓬勃生機。

花蓮百年老屋變身冰店! 35年老字號「一心泡泡冰」11月遷新址 「野光」餐廳8月底熄燈

花蓮百年老屋變身冰店! 35年老字號「一心泡泡冰」11月遷新址 「野光」餐廳8月底熄燈

花蓮信仰盛會登場!2025先民文化節帶你全方位體驗祭儀文化

文化,不只是記憶中的祭典與符號,而是可以親手擲筊、品嚐粥香、帶回香火袋的真實體驗。快來「2025先民文化節」,和家人一起走進台灣的信仰日常。

不公休了!2025「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7/29加碼開放 朝聖必衝「熱氣球光雕音樂會」6場次一次看

加碼開放!2025「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加開7/29展演,不掃民眾興致。udn小編同步整理了後續的熱氣球光雕音樂會場次,共計6場快筆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