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藝術跨主題對話 桃園「印象多寶格」雕塑聯展驚艷登場!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當現實與幻想交會,當金屬、木頭與樹脂共舞,雕塑不只是物件,更是一種凝結的思維與情感。《印象多寶格》是一場不可錯過的藝術體驗。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印象多寶格》 – 造形事務所雕塑聯展在桃園隆重展開,集結七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雕塑藝術家共同創作,以28件風格迥異的當代雕塑作品,構築出一座思想與形式的藝術展覽場域。每件作品猶如一格藏寶箱,封存著藝術家對於當代社會、自然生命與內心世界的探索,邀請觀者靜下心來,一格一格細細觀賞。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七位創作者,七種觀看世界的方式

此次展出的「造形事務所」成員皆有深厚創作經歷,跨足雕塑、裝置、空間藝術等領域。他們的作品中,有人從大自然的紋理中挖掘靈感,有人透過童話式的象徵語彙描繪人性場景,有人以工業材質打造未來感的裝置思維。他們以「一期一會」的精神聚首,用雕塑語言呈現個體對世界的觀照,無論是形體構成還是材質應用,都展現強烈的個人特色與深度。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材質的對話,形式的思辨

本次展覽作品涵蓋多種媒材,包括木、石、金屬、樹脂與複合材料,不僅在視覺上帶來豐富的層次變化,也挑戰雕塑作為藝術載體的界限。觀者不只是「看」,更是在觀看中參與材質的對話與藝術家內在的提問。每一件作品都不只是形體的呈現,更是藝術家對社會、生命、空間與自我感知的詮釋,讓雕塑成為觀看、思辨與感受的載體。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圖片來源:桃園有藝思FB


如果你有時間親身前來體驗觀賞一次,就能知道《印象多寶格》–造形事務所雕塑聯展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展覽,還是一場藝術經驗的共享。走進展場,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段凝結的詩句,等著觀者以自己的節奏解讀與感受。在這座充滿創造力與實驗精神的藝術空間裡,藝術家們邀請你共同打開寶盒,重啟對雕塑的感知與想像,也開啟對自身與世界關係的新理解。


【印象多寶格–造形事務所雕塑聯展】

展覽期間:2025/07/09 - 2025/07/27

展覽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3樓第一展覽室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給靈魂一劑實驗藥水!桃園插畫迷必逛「再製實驗室」!

想知道更多全台精彩生活資訊,請上「ShareLife分享生活」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資訊,請追蹤按讚「udn走跳世界」

展覽 觀光 美食 秘境 童話 桃園美食

延伸閱讀

通緝犯不願入獄揚言跳樓 桃園警舖氣墊壓制送醫

桃園大溪埔頂轉運站區域聯開工程 張善政:拚2027年初啟用

傳桃園水利系統遭要求動員助罷免 勞團嚴正籲馬上停止

桃園免費夢幻展登場!走進會呼吸的「菌村漫遊」藝術世界

相關新聞

立體藝術跨主題對話 桃園「印象多寶格」雕塑聯展驚艷登場!

當現實與幻想交會,當金屬、木頭與樹脂共舞,雕塑不只是物件,更是一種凝結的思維與情感。《印象多寶格》是一場不可錯過的藝術體驗。

桃園旅遊新景點!「航空城博物館05警戒區」登場,軍機亮相還有6大主題展區

桃園旅遊新亮點!桃園航空城博物館「05警戒區」正式開放試營運,前身為空軍桃園基地的古蹟群,在歷經多年修復後,以「風起05」為主題重生亮相,打造結合軍事記憶與社區文化的新藝文據點。園區內保存4座機庫與1棟警戒室,透過六大主題展區、多場導覽與互動體驗,重新演繹空軍榮光與航空城變遷的深刻記憶。

大溪在地人超推!桃園四家人氣美食一次吃遍~油飯、素肉圓、炸雞、古早麵店全攻略

說到桃園大溪,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豆干,不過這次我跟著在地人腳步,發掘了四家超人氣的在地桃園美食,從百年油飯到隱藏版炸雞,每一間都讓我想再回訪。趕緊收藏這篇,大溪吃貨散策立刻開跑!

桃園親子景點推薦 「Wabo Wabo冒險水樂園」2025最新攻略,九大氣墊戲水區暑假限定快閃!

暑假想帶孩子去玩水消暑,卻不想舟車勞頓跑海邊?桃園市區就有最新潮的水上樂園「Wabo Wabo冒險水樂園」!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園區內豐富設施、營業資訊、票價優惠及交通攻略,輕鬆規劃一場親子玩水的一日遊。

桃園免費夢幻展登場!走進會呼吸的「菌村漫遊」藝術世界

菌絲不只是自然界的連結魔法,現在也成為藝術創作的新靈感!桃園《菌村漫遊》藝術教育特展打造一場從感官出發的藝術之旅,免費開放參觀,讓你從「玩」中體驗創作、探索記憶、連結生命。

竹科人週末小旅行推薦! 「寶山小西湖」讓人一秒走進山水畫布

有種美,是不喧囂、不鋪張,只需靜靜存在著就讓你駐足不前。寶山小西湖以拱橋、湖影與林間生態,輕聲訴說大自然的浪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