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雨霧與夜市!走訪瑪陵尋礦、八斗逐漁、暖碇拾綠三大路線,翻新你對基隆的農漁山海記憶

【文:王智弘,圖:基隆市政府】
提起基隆,你會想起什麼?是氤氳不散的濛濛細雨,是迎著海風的鹹味,還是廟口夜市裡那碗熱氣騰騰的鼎邊趖?這些印象,是基隆深刻的標記,卻也只是這座城市多重面貌中的一隅。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以「潮嚮.山海基隆」為核心品牌,宛如一位嚮導,引領著到訪基隆的遊客重新認識這片土地。它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串連起基隆的山海資源、導入人文設計、飲食體驗與土地情感的文化運動。今年秋季以三場別開生面的市集活動「農韻、漁光、綠動」,將這份源於土地的感動,化為真實的感官盛宴。

山林記憶
在瑪陵農韻市集,傾聽礦工的山林心跳
九月中旬,這場山海漫遊的序曲,由七堵的「瑪陵農韻市集」率先揭開。當人們的目光總習慣投向海洋時,瑪陵這座隱身於山巒間的秘境,用一場結合農韻芬芳與歷史記憶的市集,證明了基隆的山城魅力。
許多人不知道,七堵的瑪陵友蚋地區過去曾是礦業重鎮。這次市集巧妙地將這段歷史融入活動中,主辦單位規劃了沉浸式展覽與實境解謎遊戲,讓參加者拿著地圖,穿梭在古道與社區之間,尋找像是焦炭窯這樣的歷史遺跡。這讓遊客明白,瑪陵友蚋除了是個保有自然風光的休閒農業區,也承載著一段「農村的皮,礦工的骨」的歲月。務農的恬淡與礦業的堅毅,這兩種看似迥異的文化基因,在瑪陵友蚋和諧交融,訴說著一段被人們遺忘的黑金歲月。
市集現場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是「礦工名牌 DIY」,許多大人小孩圍坐在一起,用主辦單位提供的材料包,親手木頭刻上自己的姓名。這個活動不僅有趣,也讓過去堅硬的礦業歷史,轉化成可以帶回家的溫暖回憶。
現場除了在地農特產攤位,也聚集了許多特色商家,提供各式伴手禮與美食,讓遊客在逛市集的同時,也能直接品嚐到在地的滋味。瑪陵農韻市集讓我們親耳聽見了基隆山谷的心跳,在悠揚的舞台樂音中,感受這座山林的溫柔與堅韌。

海港風情
八斗漁光市集,感受百年漁港的豐饒脈動
十月,來到了北臺灣最大的漁港「八斗子」,不僅是漁船停泊的港灣,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漁業文化博物館。這裡集結了壯闊的山海美景、最新鮮的山珍海味,以及最淳樸多元的漁村風情,北部最後一間傳統「魚寮」依然在此運作,見證著傳統漁業的智慧與傳承。
於10月11日至12日舉辦的「八斗漁光市集」現場除了許多道地的漁村料理、特色海產加工品也聚集了許多特色商家,以及由在地職人引領的漁村手作體驗。或許是學習飛魚卵香腸的製作,或許是綁染一張屬於自己的海洋藍,每一個活動,都將讓你更貼近海洋的脈搏。這不只是一場滿足口腹之慾的美食饗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潤,透過沉浸式展覽的五感體驗,讓大家更能體會海港子民與浪濤共存的生活哲學,感受那份與海為鄰、隨潮而生的日常智慧。

綠意暖境
暖碇綠動市集,秋末最終章的秘境邀約
經歷了山林的歷史探尋與漁港的熱情喧囂,「潮嚮.山海基隆」的秋季最終章,將帶我們走入一片靜謐的綠動之中。「過港暖碇」是基隆重要的水源地與綠色廊道,擁有淡蘭古道等人文步道系統,百年的幫浦間以及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這裡沒有港口的船螺聲,取而代之的是林間的鳥語與潺潺的溪流聲。
11月1日至2日壓軸登場的「暖碇綠光市集」是一場結合山林綠意為主題的活動,呈現過港、暖碇的自然風貌與人文魅力,現場規劃五感體驗展覽「綠意之徑」,除了許多在地料理也聚集了許多特色商家,以及生態導覽、文化小旅行等體驗。如果你喜歡親近自然、享受悠閒的氛圍,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用放鬆的步調感受基隆的另一種樣貌。
從瑪陵的礦工故事,到八斗子的漁人傳說,再到暖碇的生態詩篇,「潮嚮.山海基隆」正用一連串深刻而有趣的體驗,帶我們看見我們基隆農漁山海多層次的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