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碗匯聚全台最強小吃 7月19、20日四四南村登場

台灣第一份在地小吃新指南「500碗」,今年2025邁入第三屆,將於7月19日正式公布得碗名單,同步也將曝光「蟬聯3年」的500碗得主;為讓更多民眾能親口品嘗500碗小吃,7月19至20日在台北市信義區四四南村舉辦「500碗2025最強小吃市集」,串連全台9縣市小吃業者出攤,不提早來排隊搶購會後悔啊!
評審金句搶先曝光 人人自成一套小吃觀點
500碗2025評審集結跨領域的50位人士,搶先曝光部分評審評語,包括首度擔任評審、近期以開箱各地500碗推薦影片深受喜愛之YouTube頻道「肥波開吃啦」的肥波表示:「美味不只是味道好,而是吃的瞬間會讓我拍得很順,情緒整個亢奮起來,這種感覺其實是騙不了人的。」另一人氣美食YouTuber痛風老饕則說:「一個人選10碗真的太困難了,我自己就可以選出500碗!如果大家有機會造訪這些城市,希望能夠去試試看我的名單。」蔣勳也盛讚:「我覺得500碗做對了,台灣真的厲害是在小吃。」
第三屆500碗攜手首席贊助永豐金控、永豐銀行,邀請大家共同關注在地小店,在金融的領域,永豐金控深耕台灣在地,以穩健的腳步前行,以不斷創新的服務,貼近每一位台灣民眾的需求。永豐銀行始終以在地關懷為出發點,用心灌溉每一份託付,成為每一個人的生活嚮導。
本屆500碗指定用酒為塔木嶺橡木桶玩家,系列酒款整體滑順爽口,適合在夏季作為居家日常的必備口糧酒,更能輕鬆搭配多樣化小吃與美食,與好友們共創歡聚時刻,好玩又好喝。而夏季消暑必喝的Pubble氣泡飲、台灣在地百年醬油品牌丸莊醬油、適合聚餐歡聚超多汁的法大炸雞也是500碗的共同贊助單位。
全台最強小吃市集 4大品牌首度出攤
500碗2025的發布不僅包含揭曉完整名單,再度舉辦的「最強小吃市集」於台北四四南村登場!此次市集匯聚全台9縣市、共計13家優秀小吃品牌,其中更有4家為首次出攤組成堅強陣容,為這場盛會增添更多亮點。
曾獲500碗2024「2碗」殊榮的台中「湖南味牛肉麵」,一甲子傳奇首度現身市集力挺活動,帶來鹹香涮嘴的招牌滷味拼盤;台中原創小吃「租界」將獻上店內必吃的炭火蝦飯,是海鮮控不容錯過的美食。高雄人氣名店「李氏商行」則推出經典的消暑沙拉;曾榮獲「台灣炒飯王」殊榮的屏東「惜緣亭」,特別準備兩款道地客家美食—手工鹹湯圓、客家花生豆腐,讓民眾在品嘗客家傳統滋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台灣多元餐飲文化。
新北首家正統拿坡里冠軍披薩「Gino Pizza Napoletana」以製作最道地的拿坡里披薩為使命,今年將提供民眾品嘗最純粹的冠軍美味;首屆500碗殊榮的屏東「Like來顆烤飯糰」,其招牌飯糰最大特色就是如鍋巴口感的酥脆外層,到現場能親嘗令人驚豔的美味。台中「董媽涼麵」將帶來其經典涼麵,並搭配香濃皮蛋,創造獨特風味;台北「可甜可鹹X豆花專賣店」將顛覆大眾對豆花的想像,帶來時尚又新潮的「川味麻辣豆腐花」等多款鹹味豆花,大膽挑戰味蕾極限。
台北「阿角紅燒肉 劉美麗」二度獨家現身500碗市集,其經典香酥的現炸紅燒肉堪稱全台最強紅燒肉;桃園消暑聖品「陳秋剛綿綿冰」今年不只販售多款風味獨特的綿綿冰,更貼心準備4入迷你杯盲盒組;去年活動狂銷上千顆、引發排隊熱潮的新竹「鄒記菜包」再度現身力挺,多款風味菜包值得再次排隊品嘗。有美食之都美名的台南,無論是獨特古早味的「糯夫米糕」、還是爽口開胃的「永香鹹水雞」,都讓你在現場輕鬆享受到府城人氣美味。
「集碗挑戰市集版」好禮曝光
500碗衍生出的「集碗挑戰」,今年首度呈獻市集版。只要在活動現場任一500碗店家消費1份餐點,即可獲得1張專屬貼紙;集滿3張貼紙,就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包括布農安福皂、希望飲料提袋,以及永豐金證券的股票禮品卡,還有機會把500碗首度製作的「紙感消暑涼扇」帶回家(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在炎炎夏日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享受一絲清涼。
除了美食,資深街頭藝人「小綠人」也將在19日下午5點半帶來精彩的「Greenman show」,他將以充滿熱情的互動與創意,讓每位駐足的民眾都成為演出的一部分,共同創造難忘的派對體驗。
500碗2025頒獎典禮暨記者會
日期:2025/7/19(六)13:00起請鎖定《500輯》臉書粉絲團 500碗2025最強小吃市集
日期:2025年7月19~20日(六日)
時間:周六15:30-21:00、周日11:00-19:00
地點:台北信義公民會館 中央廣場(四四南村,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2號)
● 現場攤商備貨有限,數量售完為止
500碗2025THE 500 BOWLS AWARD 2025
主辦單位|500輯
首席贊助|永豐金控、永豐銀行
指定用酒|塔木嶺橡木桶玩家
贊助單位|Pubble氣泡飲、丸莊醬油、法大炸雞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