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AI聽水管 抓漏超神準
面對氣候變遷與水資源日益緊張的雙重挑戰,如何有效減少地下管線漏水,成為各國基礎建設管理的重大課題。工研院以AI結合聲音辨識技術,打造「智慧管網洩漏聽診系統」,成功轉化資深聽音員的經驗為可擴散的智慧系統,大幅提升查漏效率與準確率,為水資源管理提供嶄新解方,榮獲傑出研究獎金牌獎肯定。
預兆診斷技術實現預測維護
面對智慧製造浪潮與產業需求,設備維護的智慧轉型已是必然趨勢。工研院領先業界,推出「預兆診斷技術及應用服務」,其三大核心技術-健康評價、壽命預測、故障診斷,成功將傳統預防保養提升至預測性維護。這項技術已成功導入多類製造業者,不僅展現高度產業擴散性與龐大商業潛力,更榮獲產業化貢獻獎金牌獎。
從選址到物流銷售 AI解決零售關鍵痛點
面對零售業商品繁多、人力短缺、轉型困難、成本上升等挑戰,工研院整合AI、自動化與雲端平台技術,打造出「一站式AI智慧零售解決方案(Solution Hub)」,從開店選址、揀補貨調度到促銷與物流管理,全面協助業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速數位轉型,榮獲產業化貢獻金牌獎。
3DGS數位雙生創新引擎
從拍照到建模只需幾分鐘,3D建模技術不再遙不可及!工研院以創新3DGS技術打造低門檻、快速擬真的建模工具,結合數位雙生概念,讓電商、災防、文創或室內設計,人人都能成為3D創作者,重塑數位雙生新格局。
專欄/產業革命再掀風雲 歡迎進入量子時代
挾帶強大的運算速度和應用潛力,量子電腦逐步走入大眾視野,未來可望掀起新一波的量子科技革命。究竟量子科技有何內涵?臺灣的機會又在哪裡?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主任暨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鴻海董事的張慶瑞,帶來第一手觀察。
九個家庭掌控15%財富 研究:矽谷是社會崩潰的縮影
矽谷因貧富差距走向失控狀態,富人擁有更多財產不是主要問題,而是其他人得不到基本生活安全保障。經濟學家警告結構性問題將帶來社會崩潰。最新研究顯示,過去十年矽谷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是美國全國的兩倍,矽谷財富不均加劇,九個家庭控制 15% 的財富,同時矽谷無家可歸者劇增,與極端富人生活圈成為兩個分化的世界。
日關稅談判字卡 光投資額就被改2次…美國車、米全開放 中經院連賢明:台灣恐得比照辦理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最新日本對等關稅稅率,從早前公布的25%下降至15%。川普提到,日本將向美國開放汽車、稻米市場,還得加碼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 只是,由於對等關稅談判不利,日本首相石破茂領軍的自民黨,早前才在國會選舉慘敗。川普選後釋出對等關稅談判結果,讓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直言:「川普應該不喜歡石破茂,選前先給了他一張25%關稅紅牌。」 至於台灣關稅談判至今仍未明朗,只是連賢明認為,既然日本已開放汽車與農產,台灣、韓國恐怕得比照辦理,才能獲得相應談判結果。
曹興誠喊話罷團:藍綠對決的仗我們打不起 矢板明夫認「天發出奇怪的聲音」
726罷免投票結束,25案一面倒全部不過關,經過一夜的沉澱後,各界的檢討聲以及看法陸續出爐,其中,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對於國民黨完勝也發表談話,認為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島內人心民意,不得人心。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則是認為,在日本,把選舉的結果稱為「天的聲音」。就是你不得不聽的意思,「說句老實話,對於今天的結果,我也覺得是天發出的奇怪的聲音」。 至於徐巧芯罷免案領銜人、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說,面對8/23的罷免「我勸大家放下,讓民進黨去努力吧,那是藍綠對決的仗,我們打不起。那也是民進黨翻轉國會最後的機會,責任重大,我們也承擔不起」。
深化文化參與!時藝多媒體感謝大聯大控股支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推動藝術向下扎根
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時藝多媒體策劃的年度大展《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自開展以來廣受矚目,展出逾百件 19 至 20 世紀西方藝術大師原作,涵蓋雷諾瓦、馬諦斯、高更與畢沙羅等名家鉅作,完整呈現從印象派到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發展軌跡,堪稱台灣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國際級藝文盛事。
時藝餐旅首推中秋雙禮盒 「百年餅藝 × 法式可可 × 時代風味」合奏 打造頂級送禮新標竿
2025 年中秋佳節,時藝餐旅推出兩款兼具文化深度與當代品味的節慶禮盒:「樂埔酩月經典禮盒」與「樂埔璀璨琉光典藏禮盒」,為傳統團圓注入跨世代的美味記憶。
憑養殖實力單身 漁男養好臺灣鯛 工程師轉職 不懼日虧百萬元
原本是工程師的郭紘瑜,30歲後回到家鄉當漁二代。雖然情場失意,但他把養殖臺灣鯛事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每個環節皆是他的獨門心法。雖然外銷漁市仍有讓人洩氣的地方,但他仍看好其他國家對臺灣鯛的需求。原因無它,就因為他全心投入在這個產業,最知道臺灣鯛的品質有多好。
順一漁場養殖70甲、產量全臺第一 總統也讚聲 第三代王偉珉接班 企業化經營首重養殖計畫
從臺南西港起家的順一漁場,6年前第三代漁青王偉珉接手家族事業,發揮管理專長,將傳統魚塭蛻變企業化養殖,採以承租方式養殖範圍分布北臺南7個行政區,產品包含各式規格吳郭魚,中間育成的魚苗、能裝進便當盒的菜魚,到1臺斤以上內外銷規格的成魚,自然也包括符合嚴格「臺灣鯛」標準的產品,占有國內產量一定的比重。
契約養殖穩供貨 口湖臺灣鯛魚片銷美勤 取得國際驗證符世界趨勢 智能養殖抗全球暖化
國產臺灣鯛有四成做外銷,「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改變傳統向魚販收魚模式,直接與漁民契約養殖,穩定外銷供貨規格與品質;不僅水產養殖、加工取得多項國際認驗證,合作社更因應國際淨零趨勢,率先為自家魚片碳盤查,把握產品每個可能銷售的機會。全球水產養殖面臨升溫挑戰,口湖合作社更獨家研發智能養殖技術,要讓這尾臺灣鯛繼續游下去。
高鉦打造臺灣鯛種苗王國 年供苗億尾 市占全臺七成
「高鉦臺灣鯛繁殖場」繁殖出的魚苗,在臺灣市占率超過七成。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市占率,除了優異的育苗技術外,以科學化管理、智慧設施,精準把關的規格化產品與精準出貨量,是商譽與口碑的關鍵。有了好的魚苗,才有好的成魚;在極端氣候肆虐的今天,高品質魚苗帶來的高抗病、高環境抗壓,更是臺灣鯛產業鏈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源頭。
毋免驚 臺灣鯛好吃國際攏知影 搶攻市場時機近 漁民業者須齊心
臺灣曾是第一個把吳郭魚賣到美國的國家,但後來被中國、東南亞等地生產的低價魚瓜分了市場。為了做出市場區隔,臺灣將國產吳郭魚取名為「臺灣鯛」,經過20多年時間,臺灣鯛深受在美華人喜愛。就好像紐西蘭奇異果一樣,臺灣鯛在國際上,也代表著產銷過程經過嚴格把關的最高品質吳郭魚。
從吳郭魚到臺灣鯛 源於非洲的臺灣之光
臺灣鯛是臺灣重要的水產,牠的另一個名稱吳郭魚,背後跟隨一段傳奇故事:臺籍日本兵吳振輝、郭啟彰將魚苗從新加坡帶回臺灣,順利繁殖成功並獲推廣,「吳郭魚」之名就是為了紀念他們。這段故事並非吳郭魚身世的結局,後續各試驗單位持續引進其他品種,嘗試選育肉質更佳、產量更大的吳郭魚,近年更以臺灣鯛之名行銷海內外。讓我們一起認識這條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魚!
是吳郭魚還是臺灣鯛?
臺灣引進品系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吳郭魚是一種很方便取得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繁殖力強,容易飼養是吳郭魚的特色。但為了養殖、食用、商業需求,水產試驗所在臺灣歷史上曾引進多種吳郭魚,嘗試配種繁殖出更好的吳郭魚。
以英國PPI為鑑 端正貸款保險
英國的銀行近年來因「還款保障保險」(Payment Protection Insurance,以下簡稱PPI)之不當銷售糾紛陸續引爆,經法院判賠鉅額賠償金,其影響深遠而舉世矚目。所謂的PPI,泛指當被保險人(借款人)因身故、疾病或失業時,其保險金將用於清償被保險人貸款之保險商品,常見於房貸、信貸、車貸或信用卡循環信用等場合,目的在於保障被保險人的還款能力或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