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在南韓搭計程車「一規則」要注意 小心被拒載還多花錢

不少台灣旅客到南韓自由行,習慣透過Uber或Kakao叫車,但卻可能遇到「司機來了不肯載」的情況。近期,旅遊系網紅在粉專分享親身經歷,才發現原來這一切與「LPG(液化石油氣)計程車」有關。
「不奇而遇 Steven & Sia」在臉書上分享,當時叫到一台計程車,司機看了一眼後直接表示「沒辦法載」,還要求收取起跳費。由於當時語言不通,她一度不明所以,直到有熱心網友協助解答,才發現是因行李數量太多,LPG車後車廂無法容納。
根據當地規定,韓國過去因政策與成本考量,大量計程車使用液化石油氣(LPG)作為燃料。這類車輛的燃料槽設計在後行李廂,導致空間比一般汽油車小得多。通常只能放下一個28吋大行李箱,再加上隨身小包就幾乎滿載。若乘客攜帶兩個以上的大件行李,司機往往只能拒載。雖然近年已有更多電動計程車上路,但仍有約兩到三成的舊型LPG車持續營運。
不少旅客分享相似經驗。有人表示,全家三人帶著三咖24吋行李,因遇到LPG車被迫拆成兩台前往機場;也有人提到從釜山到民宿時,行李勉強塞下卻讓司機一路碎念。另一派旅客則寧願花錢預訂包車,避免臨時被拒載掃興。
過來人補充,雖然叫電動車相對能解決行李問題,但後車廂空間仍有限,攜帶嬰兒推車或超過三咖大行李箱時,最好直接選擇「Taxi XL」或由飯店代訂送機專車,才能避免發生「人到行李卻沒位子」的窘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