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去日本爆買不如回國網購? 網提關鍵:當地買才比較划算

隨著網路購物愈來愈方便,許多跨國商品透過電商平台也能輕鬆入手。近日就有民眾在PTT發文好奇,既然商品價差不大,為何還要把出國旅遊的時間花在「爆買」上?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原PO分享一張照片指出,圖中多是零食與小物,不少在台灣就能買到,價格和當地差異有限,「與其花大把時間在旅遊途中購物,不如回國後再下單」。他也直言,若只是為了這些品項奔波提貨,似乎就與旅遊初衷背道而馳。
對此,有人直言「價差其實很大」。不少網友表示,日本當地價格加上免稅、滿額折扣與匯率優勢,退稅後更便宜,且部分商品「台灣沒有或代購更貴」,像藥妝、服飾、美妝與家電等類別,在當地買最划算。
也有網友提到藥品、酒類與部分品牌「不開放海外網購、或運送受限」,現場購買最實際;衣鞋更牽涉試穿尺寸,在現場挑選試衣才比較不會踩雷。另有一派表示,購物本身就是旅遊的一部分,所謂「現場shopping的快感」與把日幣花完的滿足感,網購難以取代。
贊同原PO的網友則認為,照片裡多為餅乾、伴手禮等差價有限的小物,其實可以回台灣買就好,出國應把時間留給景點與體驗;也有人提醒,掃貨易超重或囤積過期,不僅花時間,也省不了多少。
整體來看,討論集中在「實質價差(受免稅、匯率、門市活動影響)」、「當地限定或受運送限制」以及「個人消費體驗偏好」。網友提醒,無論爆買或網購,都應留意報關規定、行李重量與保存期限,精準比價、量力而行,才不讓旅費與行李空間白白浪費。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