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個礦物常設展科博館登場 「阿波羅11號帶回月球岩石」看得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畫5年,今天推出全台首座大型礦物常設展「大地瑰寶」,展出超過1700件礦物標本,包含國內外各類礦物,甚至有阿波羅11號登月帶回的月岩。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會持續支持科博館發展,期盼繼續推廣科學與文化教育。
科博館長黃文山指出,「大地瑰寶」耗資1億7200萬元,館內現藏5000件以上礦物標本,這次展覽精選1700餘件,分為3個展廳,將近600坪,包含巨大鐘乳石群、螢光礦物、大型新型紫水晶洞、九份金瓜石與豐田閃玉等等,完整呈現礦物從地球孕育、環境變遷到人類應用的過程。
策展人劉憶諄表示,「大地瑰寶」從2019年開始規劃,研究團隊依照演化過程、物理特性、生長環境等因素,規畫台灣礦產資源、世界特色礦區等參觀動線;其中的挑高區藏有5噸重、3公尺高的鐘乳石林,是本次亮點展品之一。
科博館表示,此次展覽分為8大單元:礦物演化、礦物無所不在、晶體對稱之美、晶體色澤之美、台灣寶藏、世界礦區─晶體大觀、礦物世界、礦物與生活,包含台灣的北投石、閃玉、自然金,印度巴西等地的晶洞,以及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帶回的月岩。
展覽今天開幕,鄭英耀受邀致詞,表示科博館建館將近40年,啟發了民眾探索科學知識,教育部會繼續支持科博館發展;科博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家維說,科博館的地質學組典藏相當亮眼,研究人員每年遠赴世界購地蒐集珍貴礦物,期待未來透過這些標本,傳遞大地的故事。
科博館補充,預計10月推出「大地瑰寶」展覽的定時導覽解說,後續也會有更多活動,詳情可上科博館官方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