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柯文哲7000萬交保撤銷仍「過關」 新裁定再以7000萬交保

台南初選民調/謝龍介狂追!僅差陳亭妃5個百分點、大贏林俊憲

訓練家出發!《Pokémon GO》推36條台灣在地路線 跟著寶可夢去旅行

即日起至10月18日,只要完成任一官方路線並獲得橘色徽章,即可兌換限量周邊好禮。圖/Niantic提供
即日起至10月18日,只要完成任一官方路線並獲得橘色徽章,即可兌換限量周邊好禮。圖/Niantic提供

曾掀起全球抓寶風潮的《Pokémon GO》即日起在台推出全新活動「Take a GO!走出趣!」,首度推出36條「官方路線」,串聯全台知名景點,分為文化散步、藝術之旅、風土日誌、生態健行、美食巡禮5大主題,帶玩家在遊戲中也能感受在地魅力。

玩家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完成任一路線即可在起終點的寶可補給站收集台灣限定明信片,還能遇見各主題限定寶可夢,甚至有機會捕捉到超吸睛的「戴著牛仔帽的卡比獸」,此外,活動期間完成輕鬆的限時調查任務,就能獲得額外驚喜獎勵。

為了讓遊戲更添樂趣與知性,這次更攜手「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舉辦10場免費實體導覽(報名網址),從北到南邀請專業導覽員陪玩家探索城市角落。例如台北大稻埕文化故事集、新竹穿梭百年的時空小旅行、因鐵道而生的台中城、台南城東人文漫步、高雄藝術海風之聲等,透過導覽體驗結合遊戲,解鎖城市新風貌。

除了踩點、抓寶的遊戲樂趣,主辦單位也加碼推出實體好禮,即日起至10月18日,只要完成任一官方路線並獲得橘色徽章,即可到全台中華電信門市兌換限量《Pokémon GO》活動手拿扇,每人限領1次,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同時,玩家只要在KKday活動貼文下方附上獲得的橘色徽章截圖,就能直接獲得500點KKday Points,完全免抽選。

這36條官方路線遍佈全台,從北台灣的新北馬崗海女小旅行,到南台灣屏東的共融南境;從新北緬甸街異國飲食博覽會,到台南的文學與市場風味,每一條都是一次嶄新冒險。快和好友一起挑戰全台36條官方路線,收集台灣限定明信片與徽章,帶著手拿扇和主題寶可夢一同走遍全台。

《Pokémon GO》推出「Take a GO!走出趣!」台灣專屬官方路線,邀訓練家走遍5大主題36條路線收集明信片。圖/Niantic提供
《Pokémon GO》推出「Take a GO!走出趣!」台灣專屬官方路線,邀訓練家走遍5大主題36條路線收集明信片。圖/Niantic提供
參加線下實體導覽活動,還能獲得明信片。圖/Niantic提供
參加線下實體導覽活動,還能獲得明信片。圖/Niantic提供
參加線下實體導覽活動,還能獲得明信片。圖/Niantic提供
參加線下實體導覽活動,還能獲得明信片。圖/Niantic提供

寶可夢

延伸閱讀

台中8歲、10歲兄弟檔為寶可夢深夜暴走 醫警示:當心網路成癮!

萬代最新「POKÉMON CHANGE 寶可夢變形」玩具華麗登場!體驗寶可夢進化的變形樂趣

寶可夢快閃店七夕進駐「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首次原創周邊1次收藏

全聯30款卡通周邊卡友價4.9折起 寶可夢電烤盤換起來 廣志系列搞怪必收

相關新聞

訓練家出發!《Pokémon GO》推36條台灣在地路線 跟著寶可夢去旅行

曾掀起全球抓寶風潮的《Pokémon GO》即日起在台推出全新活動「Take a GO!走出趣!」,首度推出36條「官方...

免費逛博物館!2025「全國古蹟日」要來了 國立歷史博物館「購票買1送1」兩日限定 朝聖「5萬多件文物」超精彩

門票買一送一!2025「全國古蹟日」即將到來,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活動共襄盛舉,於指定兩日購票參觀即可憑票根再享免費參觀,...

大佳河濱「18萬株向日葵」開了!最佳賞花地點與盛開1次公開

台北市中山區大佳河濱公園近日悄悄披上金黃色彩,園區內栽植的18萬株向日葵陸續綻放,形成壯觀花海景象。原訂於9月底進入滿開期,如今已有部分花田搶先展露笑顏,雖然全區目前僅約三至四成盛開,但陽光下的金黃花朵,仍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

搶先一步搞怪! 高雄草衙SKM Park化身「鬼魅南瓜鎮」 必拍6大打卡點+驚悚實境戰等你挑戰

搶先一步搞怪! 高雄SKM Park化身「鬼魅南瓜鎮」 必拍6大打卡點+驚悚實境戰等你挑戰

11月起發放! 澎湖拼冬遊 入住就送「500元消費券」 領取條件公開、加碼9大場館免費玩

11月起發放! 澎湖拼冬遊 入住就送「500元消費券」 領取條件公開、加碼9大場館免費玩

2025「卡比胖拉」佔領台南安平! 12公尺巨型氣偶+50隻水豚大軍泡湯賣萌 假日市集+燈光秀一路嗨到10月

2025「卡比胖拉」佔領台南安平! 12公尺「巨型氣偶」+50隻「水豚大軍」泡湯賣萌 煙火秀+燈光秀一路嗨到10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