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禎突切割6年造型師 向廠商致歉引波瀾!麥詩婷聲明曝光

預告「要回家了」後失聯…水電師傅疑觸電陳屍校園 妻抱幼孩崩潰痛哭

柯文哲聲請投票遭駁回 民眾黨4點聲明回擊:賴政府將人權棄如敝屣

暑假連3個月逾55萬人次赴日 8月出入境逆差近百萬人次

今年8月出國達154萬人次,較疫情前多4.4%,最多人前往的國家仍為日本,且已連續3個月逾55萬人次赴日;圖為桃園機場盛況。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8月出國達154萬人次,較疫情前多4.4%,最多人前往的國家仍為日本,且已連續3個月逾55萬人次赴日;圖為桃園機場盛況。本報資料照片

暑假為國人出國旺季,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8月出國達154萬人次,較疫情前多4.4%,最多人前往的國家仍為日本,且已連續3個月逾55萬人次赴日。此外,儘管政府宣布中國大陸為旅遊橙色警戒,前往大陸仍有24.4萬人次,也是連續4個月逾24萬人次。而8月入境61.6萬人次,為花蓮地震後首度突破60萬,但觀光逆差仍有約93萬人次。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8月出國達154萬人次,最多人前往的國家為日本、大陸、港澳、韓國、越南、泰國,其中,赴日就高達55.3萬人次,前往大陸也有24.4萬人次,位居第2。至於今年1至8月累計出國共1138.8萬人次,預估全年出國人數將超過1750萬人次,其中,前往日本的人數將超過600萬人次。

進一步分析觀光署數據,今年6月起受暑假助攻,台灣旅客赴日人數已連續3個月突破55萬人次,也是繼2022年10月疫情解封以來,首度站上55萬人次。此外,儘管今年政府宣布大陸為旅遊橙色警戒,以及國人於大陸遭滯留消息頻傳,但今年赴陸旅客人數仍不斷上漲,自今年2月以來,每月均有逾20萬人次赴陸,5月起每月更有逾24萬人次。

若以入境人次來看,黃正聰指出,今年8月入境人數61.6萬,是4月花蓮地震後首度站上60萬人次,入境最多的4個國家為港澳、日本、韓國、美國;至於今年1至8月累計來台則為496.9萬人次,全年來客數預估約為800萬人次。

旅遊電商平台KKday台灣市場處總經理陳葦如指出,日本一直都是台灣旅客最喜歡目的地,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今年1到8月赴日台灣旅客就達410萬人次,今年KKday日本產品銷售較去年成長3倍,較疫情前成長2倍。此外也發現今年國人停留日本時間更長,可能達8至10天,且回訪率高,平均3至6個月或1年一定會再去。

日本餐廳預約平台Tabelog上級執行役員公司長鴻池拓表示,去年赴日遊客達2000萬人次,今年預計可回到疫情前3200萬人次,訪日遊客已經成為日本國家政策一環,政府目標2027年達4600萬人次,2030年翻倍達6000萬人次。其中,台灣訪日遊客人數位居所有來源國第二,是非常重要市場,去年共有420萬人次台人訪日,今年8月單月也有約56萬人次。

延伸閱讀

Avantgardey金鐘獎尬舞!最愛台灣1件事:要帶回日本

中共軍演 日方確認遼寧艦艦載機起降及俄艦動向

日本感染肺炎黴漿菌患者數 連兩週創統計史新高

文大攜日本琉球大學赴台東 野外實地考察地質構造

相關新聞

熬過戰爭、疫情!法國羅浮宮1原因無預警閉館 徒留遊客門外乾等

世界上最著名博物館之一的法國羅浮宮,成立至今230餘年,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挺過新冠疫情封館危機,卻在2025年夏天,因「...

終於等到了!嘉義「歐樂沃築夢城堡」8/1試營運 童話城堡+可可主題館 還有小黃瓜冰淇淋驚喜登場

終於等到了!嘉義「歐樂沃築夢城堡」確定8/1試營運 夢幻歐式內部首度開放

Pierre Hermé信義區首間內用空間!台北艾麗酒店雙人午茶限時登場

台北艾麗希爾頓格芮精選酒店宣布,明(7月25日)起將攜手法國精品甜點品牌Pierre Hermé,於6樓The Terr...

亞洲最大旗艦郵輪MSC榮耀號 發佈2026臺灣航線 同步推出全新禮遇「陽台暢飲房」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全球第三大郵輪企業MSC 地中海郵輪07/18發佈「亞洲旗艦」MSC 榮耀號(MSC Bellissima)2026年臺灣航線,並正式開啟春季航季的銷售。MSC 榮耀號將於03

真航空年度「JIN MARKET」限時開跑!台灣直飛韓國 最低2,283元起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真航空年度盛事「JIN MARKET」又來啦!一年僅兩次超殺促銷活動,熱愛韓國的朋友一定要把握!用最划算的價格,出發韓國吧! 活動自即日起至2025/07/25,單程機票最

一晚刷兩場!基隆「雙煙火大秀」7/27登場 「300秒山海煙火+360秒港灣浪曲」必看攻略

一晚刷兩場!基隆雙煙火大秀7/27登場 300秒「山海煙火」+360秒「港灣浪曲」必看攻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