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翔平重返1棒「只」敲一壘打!中斷連5場開轟

蟑螂多到殺不完?快動手做「天然毒餌」:蟑螂吃了死光光

今罷免投票日!勞動部:具投票權勞工依法放假1天 若上班應給加班費

國旅2.22億旅次創新高!「1日遊」成趨勢卻衝擊旅宿業

交通部初估113年國人國內旅遊共2.22億旅次,創歷史新高,主因為當日來回的「輕旅行」成趨勢。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初估113年國人國內旅遊共2.22億旅次,創歷史新高,主因為當日來回的「輕旅行」成趨勢。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初估113年國人國內旅遊共2.22億旅次,創歷史新高,主因為當日來回的「輕旅行」成趨勢,有7成5選擇這樣旅行方式,卻也衝擊旅宿業經營,交通部分析,由於交通路網完善,隨時能「說走就走」,對於如何發展多元深度主題旅行,增加旅客過夜的觀光經濟成努力方向。

交通部今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根據觀光署報告指出,根據「113年台灣旅遊調查報告」,初估113年國人國內旅遊共2.22億旅次,較112年的2.06億旅次及疫情前108年的1.69億旅次的紀錄都好,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國旅並非外界所言衰退,而是持續維持熱度,穩定成長。

觀光署長陳玉秀指出,國人旅遊旅次增長的主因,是當日來回趨勢逐年增加所致,113年當日來回約7成5,較112年7成1、108年6成6還高,旅遊安排明顯集中於周末假日及國定假日,且1日遊比率變高。

陳玉秀分析,1日遊比率變高,主因為我國交通路網完善,旅運服務友善及交通便捷,推升「就近走走」的臨近旅遊,以及「說走就走」的周末小旅行、短天數或當日來回行程,輕旅行已成國旅主流。

立委魯明哲指出,今年旅次2.2億,宿次僅0.6億,住宿率僅26%,就是因為一日遊成為趨勢,嚴重旅宿業者,交通部應該思考如何協助旅宿業。

根據觀光署報告內容,旅宿業包含觀光旅館、旅館、民宿。旅宿業家數共1萬5721家,達近年高峰,較疫前年增加2953家,成長23%;總房間數達25萬間,較疫前增加1.5萬間,成長6%。

其中民宿大幅成長,較疫前增加3049家、1.3萬間房,成長逾30%,而觀光旅館及旅館業則受市場變化影響,導致家數略減,較疫前減少96家,減幅約3%,總房間略增較疫前增加2295間房,成長1%。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國旅雖總旅次增加,但存在淡旺季差異大、區域內旅行、當日來回等情況,直接衝擊到旅宿業經營,因此,如何提供獨特體驗、發覺多元深度主題旅遊、促進區域分流,並增進旅客過夜、留宿消費的觀光經濟、提升國旅價值,都是目前需共同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首度備詢!國際客千萬目標達得到?觀光署長陳玉秀:900萬沒問題

寧可省錢出國玩 他揭國旅「2致命傷」:被自己玩死的

「預算不足」國旅改出國…暑假全台住宿率暴跌遇寒流!引爆網友砲火

松菸前總監當觀光署長 如何救國旅?陳玉秀:給自己的KPI「兩方面下手」

相關新聞

平價也能住的有質感!背包客必住「台北青年旅館」特輯

【FunTime小編群】台北身為近年來國際新興的熱門旅遊城市,不但有許多適合踏青的景點和具歷史感的藝文街區,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時尚潮流和美食,是一個融合傳統和現代的不夜城。包羅萬象的生活機能和便捷的交通運輸,更是吸引許多外國年輕人和背包客前來旅遊。本期小編就為愛旅行且想要找台北便宜住宿的背包客、小資族們推薦幾間台北青年旅館,每間都位在捷運站附近,生活機能便利,非常適合來場台北輕旅行!

終於等到了!嘉義「歐樂沃築夢城堡」8/1試營運 童話城堡+可可主題館 還有小黃瓜冰淇淋驚喜登場

終於等到了!嘉義「歐樂沃築夢城堡」確定8/1試營運 夢幻歐式內部首度開放

Pierre Hermé信義區首間內用空間!台北艾麗酒店雙人午茶限時登場

台北艾麗希爾頓格芮精選酒店宣布,明(7月25日)起將攜手法國精品甜點品牌Pierre Hermé,於6樓The Terr...

亞洲最大旗艦郵輪MSC榮耀號 發佈2026臺灣航線 同步推出全新禮遇「陽台暢飲房」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全球第三大郵輪企業MSC 地中海郵輪07/18發佈「亞洲旗艦」MSC 榮耀號(MSC Bellissima)2026年臺灣航線,並正式開啟春季航季的銷售。MSC 榮耀號將於03

真航空年度「JIN MARKET」限時開跑!台灣直飛韓國 最低2,283元起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真航空年度盛事「JIN MARKET」又來啦!一年僅兩次超殺促銷活動,熱愛韓國的朋友一定要把握!用最划算的價格,出發韓國吧! 活動自即日起至2025/07/25,單程機票最

萬豪集團收購「citizenM」 全球37間酒店納入陣營

萬豪國際集團宣布,正式完成對創新生活方式品牌citizenM的收購。在萬豪持續推進精選服務品牌全球擴張的同時,此次交易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