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風爆 台東市新生北路花旗木花海盛開綿延500公尺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逾500公尺,步道旁種植花旗木近期盛開、粉紅大爆炸,因該路段不易停車,成為隱藏版賞花景點,但遊客直言「花很美、環境待整理」,妥善規畫更吸引人。

台東市近期多處花旗木「粉紅爆花」,位太平溪左岸路堤共構東49-1縣道2019年通車,是台東市銜接台9線往來鹿野、關山、池上重要道路,前年命名為新生北路,道路沿線種植多種行道樹,其中北段一側逾500公尺種的花旗木近期滿開、粉紅花海讓人驚艷。

台東縣議會秘書長吳慶榮,5年前時任台東縣府建設處長,看到該路段美麗花海後表示,「前人種樹、後人賞花」,縣府當時的決定,讓台東市多了一處花景。

吳慶榮說,新生北路路樹都是2019年種植,因該路段相當長,當年和時任縣長黃健庭討論,除種植台東縣樹「樟樹」外,也應多種開花路樹,因此選種花旗木、紫薇和紅花、黃花風鈴木等樹種,經過5年後滿開。

台東曾姓市民表示,清明連續假期經過該路段,才發現台東市區有這麼一大段花旗木花景,進入道路堤步道行走,花況更美,但該路段不易停車,多數人僅駕車匆匆經過,沒機會賞花;另該處花旗木盛開雖美、唯環境有些亂,搭配妥善修整樹木,未來有機會成為台東另一賞花景點。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東市太平溪路堤共構、新生北路(東49-1)北段,步道旁花旗木近期盛開。記者卜敏正/攝影

延伸閱讀

村長營造花旗木秘境 嘉義阿拉伯的粉紅村爆紅

市區就有賞花秘境!宜蘭羅東「九重葛花牆」大爆發,桃紅花海拍好拍滿

追拍花旗木「粉色浪漫」全攻略 高雄最激推這幾處

粉紅三月櫻洗版!精選2處滿到炸「花旗木步道」,小火車駛過畫面感更驚豔

相關新聞

礁溪溫泉住宿提案|從奢華飯店到隱藏湯宿,泡湯、放鬆、度假一次滿足!

【FunTime小編群】天氣冷颼颼,正是泡溫泉的好時節~說到溫泉就不能不提及礁溪溫泉了!礁溪溫泉是北部極具盛名的溫泉之一,也是少見的平地溫泉,泉質為中性碳酸氫鈉泉,泡完皮膚會變得相當光滑、又能促進血液循環,實在沒有不泡溫泉的理由啊!小編精選了幾間礁溪溫泉飯店,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宜蘭打卡新景點!「興蜂作浪觀光農場」上萬瓶酒瓶拍不完

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同樂村山前路 200 巷口的「興蜂作浪觀光農場」原為養蜂場,近期轉型為創意觀光農場,園區內最吸睛的是以數千至數萬支空瓶打造的裝置藝術結構。園主退休後自發收集來自檳榔攤、工地、路旁的空瓶,特別是知名營養飲品 保力達B(俗稱「蠻牛」)的瓶罐,經過清洗、拆標籤、黏貼後,打造出高約一層樓的觀景台,並將廁所、躺椅、吊床、垃圾桶、教堂造景、飛機堡、噴水池等遊樂設施亦以瓶罐為元素巧思設計。

台東鹿野電動單車導覽!「綠色隧道」好療癒 在地人帶你騎進龍田村人文風景

udn走跳美食/涼子是也 連假台東三日遊,其中一站我們來到「阿度的店」,想騎單車來趟在地的慢遊之旅~ 「阿度的店」在台東當地是很有名的單車導覽店,以「慢遊、體驗、永續」為理念,帶領旅人深入

34年宜蘭牛排館CP值爆表! 「百元沙朗+青椒牛肉炒飯」吃爆、紅茶無限續 在地人激推隱藏吃法:想吃要碰運氣

34年宜蘭牛排館太佛心! 平價沙朗170元、紅茶無限續 在地人激推吃法:想吃還要碰運氣

走讀花蓮山海! 東海岸初秋永續山野小旅 體驗海派過生活

以文化、生活、共好為核心的「一烈!海派過生活」,伴隨東海岸熱情而生,致力分享原住民文化,不僅囊括最齊全旅遊資訊,也規劃符合在地各部落不同特色的生活體驗遊程,11種山海路線,一起走讀花蓮山海,領略東海岸部落文化!

銀級環保旅館「娜路彎大酒店」 滿足全年齡層還享電動車住宿優惠

台東市地標五星級飯店「娜路彎大酒店」,不但是台東首家榮獲銀級環保標章的飯店,致力於推動低碳、永續旅遊。更全方位更新設備,提高能源和用水效率;減少資源消耗,不提供一次性衛浴用品和餐具,優先使用綠色產品和在地食材;為推廣低碳旅遊,住房贈送電動車體驗,並推出「電動車優惠住宿專案」,加贈充電金、洗車等各種優惠省很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