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林管處投入5千萬元 修復菁華街日式歷史建物

花蓮市歷史建築菁華街8巷1號是日據時期的廳舍,林管處將投入經費活化。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市歷史建築菁華街8巷1號是日據時期的廳舍,林管處將投入經費活化。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縣花蓮市菁華街8巷1號、2號日式房舍,經花蓮縣文化局文資審議後,登錄為歷史建築「菁華林苑」,並結合周邊的縣定古蹟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成為具有林業文化的歷史建物園區。花蓮林區管理處預計投入逾5千萬元,規畫串連在地林業文化產業,活化地區發展。

該園區內4棟建物是在日據時期1929年,由台灣總督府營林所東部出張所,遷移至花蓮港街後興建,戰後改為「花蓮山林管理所」,一直運作到1970年裁撤為止,不僅見證當時花蓮地區林業開發,更是極具歷史特色及文化意義的日式建築群。

花蓮林管處昨天廣邀在地民眾及相關文史工作者,為菁華街8巷1、2號日式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計畫,舉辦公聽會,聽取在地建議,盼再現日式建築獨樹一幟的歷史風華。

在地民眾及商家踴躍參與公聽會,民權里長劉原良建議,完工的山林事業所能以當地居民為連結主軸,先開放招商並與在地特色結合;市民代表楊哲澧則對於園區未來規畫方向及亮點充滿期待。

花蓮林管處長黃群策表示,歷史建物修復再利用計畫自2019年啟動投入540萬元,委託建築師設計並積極爭取林業文化中長程計畫經費,今年已完成第一期山林事業所修復工程,經費1200萬;2023年至2024年將持續爭取工程經費辦理第二期菁華林苑修復工程,預計將投入總經費逾5千萬元。

後續園區再利用,林管處規畫做為林業主題國產材展示館、林下經濟農特產品、木業文創商品展售及簡易餐飲空間,周邊偌大庭院也可配合林業主題設置戶外展示、活動,或結合花蓮在地小農、商家,舉辦友善農作市集或森林市集等。

花蓮市菁華街8巷1號、2號日式房舍登錄為歷史建築「菁華林苑」,並結合周邊的縣定古蹟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成為具有林業文化的歷史建物園區。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市菁華街8巷1號、2號日式房舍登錄為歷史建築「菁華林苑」,並結合周邊的縣定古蹟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成為具有林業文化的歷史建物園區。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林管處規畫修復菁華街8巷1、2號日式歷史建築,串連在地林業文化產業,活化地區發展。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林管處規畫修復菁華街8巷1、2號日式歷史建築,串連在地林業文化產業,活化地區發展。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延伸閱讀

國發會審議通過岡山第二交流道 立委盼2028年完工

西濱公路苗栗路段多處施工 今早兩大車自撞工程護欄

快來打卡!彰化落羽松季登場 上百棵綠黃紅三色意境成情侶必訪景點

鄭州園區2萬人染疫? 鴻海駁斥是不實消息

相關新聞

台東美食新地標! 雲品中餐廳「百年機關車庫」 7/20開幕 千元爽嗑烤鴨三吃、米其林甜品一次嚐

台東美食新地標! 雲品中餐廳「百年機關車庫」 7/20開幕 千元爽嗑烤鴨三吃、米其林甜品一次嚐

沙丘捉迷藏、藝術對話!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帶你看見宜蘭

一個讓大人重拾童心、小孩盡情穿梭的場域;一場集音樂、市集、手作與在地旅行於一身的夏日節慶──2025壯圍生活節將再次讓藝術回歸生活、讓生活成為藝術。

宜蘭最強「中菜吃到飽」回歸!坐擁蘭陽百萬美景+暢吃「50up道美饌」只要599 加碼「4人同行1人免費」場次、菜單一次看

坐擁宜蘭美景的「中式餐點吃到飽」來了!知名景觀餐廳「現點現做中式餐點吃到飽」強勢回歸,每人最低599元即可享用各式冷盤、熱炒、港點等超過50道佳餚,加碼「四人成行一人免費」輕鬆揪吃!

入場免費!限期展出2個月 爸媽帶路前進「東南亞第一」基地創造孩子的「字我」

又到了小朋友放暑假的時間了,還有爸媽不知道怎麼安排親子出遊的地點嗎?來宜蘭走走吧~前身是中興紙廠的「中興文創園區」剛好在暑假期間舉辦「書冊與文字的載體」特展,可以免費入場、寓教於樂,又能與週邊的景點連結成為兩天一夜小旅行,爸媽們快筆記起來!

暑假帶孩子放電去!超童趣的「宜蘭親子民宿」清單大公開

【FunTime小編群】有小朋友又想到宜蘭玩,住宿到底要怎麼訂?宜蘭親子民宿不僅空間大、遊戲多,還有特殊主題民宿、台版哈利波特城堡可以選擇,但宜蘭親子民宿要訂哪間比較適合自己和家人呢?趕快跟小編來看看這篇宜蘭親子民宿特輯,一篇告訴你這些宜蘭親子民宿的特色在哪裡。

短尾矮袋鼠粉綜衝了! 全台唯一「DINOTAENG呆萌町主題房」插旗台東 入住送刨冰+限定住房禮超澎湃

短尾矮袋鼠粉綜衝了! 全台唯一「DINOTAENG呆萌町主題房」插旗台東 入住送刨冰+限定住房禮超澎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