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麵加1物更好吃?他一試驚呆 網曝「關鍵原因」:少油更Q彈

台灣人愛吃泡麵,從泡法到配料都有自己的堅持。近日有網友分享一項看似「反直覺」的作法,原本只是為了降溫,沒想到意外讓麵條變得更Q彈,引發大批泡麵愛好者熱烈討論。
原PO在臉書社團「泡麵公社 泡麵俱樂部」表示,因為太太怕燙,泡好麵後都會放幾顆冰塊降溫,他以往覺得多此一舉,某天心血來潮跟著試一次,才驚覺麵條變得更緊實、有彈性,入口仍然保有熱度但不至於燙嘴,忍不住直呼「發現新天地!」
貼文曝光後掀起熱議,網友紛紛解釋,這與「冰鎮麵條」的概念相同。許多人指出,煮麵後遇冷會讓澱粉收縮,因此更有嚼勁;也有人以台中知名麻油雞店來舉例,店家會在炒好的熱雞肉上倒滿冰塊降溫,肉質因此更Q彈,是老饕心照不宣的小訣竅。
至於會不會讓湯頭變淡?原PO親自回應,只要前面泡麵時水不要加太多,味道依然濃郁。有些民眾則分享自己的延伸版本,例如「先少加熱水,再用冰水或冰塊調整溫度」、「麵先撈出冰鎮再放回湯裡」,做法多元。
冰塊不僅是降溫,也可以用來吸油。有人分享,冰塊放進碗裡後,表面油脂會凝固、附著在冰上,「不想吃太油的時候很好用」,且降低湯的溫度能減少食道刺激,「太燙的食物本來就不宜常吃」。
衛福部過去就曾提醒,超過65°C的飲品與食物可能增加食道負擔,若食用時明顯燙口,就代表溫度可能偏高,需要多加注意。網友也直言:「怕燙的人真的可以試試看,至少不用邊吃邊吹得滿頭大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登(加)入 udn 會員不只享專屬優惠,現在再送 LINE POINTS 5 點!即日起至 11/20,不論新朋友或老朋友,輕鬆加入就有獎,馬上入手點數,讓生活多一點開心回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