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台愈晚愈冷 吳德榮:明天、周四清晨苗栗以北探12度

闖關成功!安理會通過美版加薩20點計畫 川普讚「最重大決議」

周六迎小雪…命理師曝黃金10分鐘 用1杯水開運納財

拜拜過的食物吃得出來?網友熱議「神祕味道」 連拜誰都分得出

台灣民間信仰盛行,從每月初一十五到各大節慶,祭拜神明與祖先已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民間信仰盛行,從每月初一十五到各大節慶,祭拜神明與祖先已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民間信仰盛行,從每月初一十五到各大節慶,祭拜神明與祖先已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而祭拜後的供品該如何處理,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大多數人並不忌諱吃下拜過的食物,但有名網友卻分享了不同的感受,表示自己能明顯吃出食物是否曾經祭拜過,甚至還能分辨「拜的是誰」,讓不少人驚呼「我也是!」引發熱烈討論。

這名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提問「有人跟我一樣吃得出食物拜過嗎?」他表示,經過祭拜的食物味道會變淡,感覺起來很明顯,沒想到釣出大批網友留言回應,許多人都表示深有同感,「真的會變淡」、「我也吃得出來」、「味道就是不一樣」、「也太厲害,靈性超高」。

更有趣的是,有網友透露自己能分辨出不同的「祭拜對象」所帶來的食物味道差異,分析祭拜神明、祖先或是中元節的「好兄弟」,食物味道都有微妙不同,「拜神明和拜眾生的味道真的不一樣,因為他們真的會來吃」、「中元普渡的味道最重,感覺特別明顯」、「七月的供品較明顯,比如乖乖變軟,單純拜神佛的沒異樣」、「應酬的時候,客戶說拜過神明的酒不會宿醉,也比較順口」。

有網友指出,身邊有家人享用祭拜過的食物會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我姐一吃拜過的東西就會想吐」、「我老公吃到拜過的水餃直接吐出來,我婆婆還驚訝他怎麼吃得出來」、「有同事就是這樣,還說輕則腹瀉,重則進加護」、「拜過好兄弟跟祖先熟食我會吐,神明的不會」、「普渡的聞起來會臭」。

然而也有網友直言自己是麻瓜,吃不出味道差異,「小時候吃拜拜過的零食餅乾吃得很開心,拜拜完後晚餐幾乎都是拜過的食物,但是完全吃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因為我是大麻瓜嗎」、「突然覺得我們這種無感的也很幸福,什麼都能吃什麼都好吃」、「我猜是熟食在常溫下變質、受昆蟲或微生物污染,或者沾染線香、紙錢的懸浮微粒」。

有專家指出,若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拜拜時燒香、一氧化碳和高溫都是讓食物變壞的原因。除了燒香產生的乙烯和一氧化碳之外,常溫下最容易滋生細菌,在室溫甚至太陽照射的高溫下,只要10~20分鐘細菌就會倍增,更別說拜拜食物動輒就擺放一、兩個小時,上面的細菌量恐怕已經上百倍,「難怪容易鬧肚子」。

×

一鍵登入,LINE POINTS 限時送

登(加)入 udn 會員不只享專屬優惠,現在再送 LINE POINTS 5 點!即日起至 11/20,不論新朋友或老朋友,輕鬆加入就有獎,馬上入手點數,讓生活多一點開心回饋。

相關新聞

星級「自助早餐420元」!八里最強Buffet「早餐吃到飽買1送1」限時3天 「大面落地窗+多道時令佳餚」秀證件開嗑

星級飯店「自助早餐買一送一」!新北「八里福朋喜來登」西餐廳推出限時3天「早餐吃到飽買1送1」,秀證件即...

荷包又縮水!剛挺過豬瘟 台北最強水餃「巧之味」12月起調漲

荷包又縮水!被稱作台北最強水餃店的「巧之味手工水餃」宣布,12月1日起將調漲,但忠實主顧仍買單表示「漲價比縮水好」、「好吃,值得」。

等了9年!麥當勞「奶昔」回歸 「奶昔大哥毛毛包、購物袋」同步開賣

粉絲們久等了!睽違9年,麥當勞自11月19日起,將於12間指定餐廳販售「麥當勞奶昔」,讓民眾可以重溫經典滋味。此外,台灣...

不能沒有它!必勝客「1經典口味」宣布退場 眾網哀號:我們家只吃它

繼「人事異動公告」後,必勝客今(17)最新發文,「經典口味」將停售,令其口味擁護者震驚「...

拉亞漢堡限時「買1送1」!聯名餐點再抽雙人2萬元「日本來回機票」

拉亞漢堡外送聯手祭出年末超殺優惠!連鎖早餐品牌拉亞漢堡攜手 Uber Eats、foodpanda 及自家 LAYA NOW APP 接力推出三大限時活動,從買一送一到滿額折扣,再到抽日本來回機票,讓粉絲從 11 月一路省到 12 月。想在家輕鬆吃到熱騰騰吐司、漢堡與甜點,趁現在最划算。

台北SOGO復興館新開幕餐廳|頂尖主廚的「Théorie Theory 法式牛排館」,從乾式熟成牛排到配菜都可自由單點

今年11/5剛開幕的「Théorie Theory 法式牛排館」進駐台北SOGO復興館BR4 十樓,主打 35 天乾式熟成 T-Bone 牛排的同時,強調精緻的法式料理配菜(Side Dish)與牛排同樣強大;並且採取單點制,客人可以享用單點牛排、羊排,甚至也能只品嚐美味的前菜或配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