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薑母鴨、麻油雞NG!確診後冬令怎進補 中醫師揭最適宜組合

今天是立冬,國人有進補習慣,但感染了新冠肺疫後,雖然陰性了,但可以補嗎?中醫師陳勇利認為,因為病後仍處於陰虛狀態,熱補、溫補都尚不適宜,最好以較平緩的四神湯來改善脾胃,讓吸收變好,進而增加抵坑力,讓身體慢慢復元。
陳勇利說,因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無論吃中、西藥,都太寒,因而傷了脾胃,門診常見患者有咳嗽、拉肚子和肌少症情形,身體變的虛弱。
此時,也許會有人想到是否該補一下,尤其到了立冬,各方邀約吃補之說也多。諸不知,外感要治療,必須清餘邪,應該「引邪外出」此時若熱補或溫補,反而會讓堵住了去路,讓邪得不到發散,而留在體內,反而不利於病情。
所謂的熱補,陳勇利說,就是吃了容易發熱的補品,像是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都算,另像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都算是溫補,對剛染疫恢復的病人,應該忌口。
此時,四神湯卻是一個可以改善脾胃和吸收的補方,若以豬肚替代排骨和豬肉,不但較好吸收,也符合中醫以形補形的概念。至於吃素的人,則可以黃豆、黑豆替代肉品。另若是感覺身體昏沈、大便黏,那是脾溼之症,可以在四神湯中加入薏仁,使四神變五神,有助除去溼氣。
陳勇利說,根據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7月所發表的文獻顯示,新冠肺炎確診後罹患肌少症的機率約為48% 。以此推估,台灣可能有超過3百萬人產生肌少症。若在確診轉陰性後的三個月至半年裡,多食加了豬肚的四神湯,將有助於蛋白質的吸收,改善肌少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