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出遊注意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13條步道封閉改善部分年底開放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管目前共有13條步道暫時封閉進行改善工程,以奮起湖風景區最多。圖/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管目前共有13條步道暫時封閉進行改善工程,以奮起湖風景區最多。圖/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秋意漸濃,隨著雨勢趨緩、天氣轉涼,正是適合登山健行與郊外旅遊季節。教師節、中秋節及國慶連假接續而來,許多民眾規畫前往嘉義縣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欣賞自然美景,不過,受到7月西南氣流及豪雨影響,園區內多處步道受損,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統計,目前共有13條步道暫時封閉進行改善工程,修復開放時間公布官網。

根據阿管處公告,受影響步道以奮起湖風景區最多,共有5處,包括櫻之道、木馬棧道、肖楠母樹林步道、奮起步道前段、以及串聯第1至第3停車場的步道。此外,文峰站轄區的青年嶺步道、竹坑溪步道(1至7號橋)與觀音瀑布通天坡路段,也因豪雨崩塌受損,目前正進行修復工程。阿里山鄉達邦站所轄範圍內,迷湖步道、特富野步道、風流洞步道以及福山步道同樣因天候影響封閉改善。這些步道平時為遊客熱門健行路線,串聯起山林景觀、瀑布及部落文化,封閉期間難免造成遊客行程調整。

阿管處近年來持續投入資源新建與維護步道,提供遊客安全舒適的健行環境。然而,今年上半年豪雨頻仍,造成多處山區道路及步道坍塌、基礎設施受損。為確保遊客安全,管理處不得不採取封閉措施,並加緊進行修復。目前部分工程預計可於年底前完成,另有部分須延宕至明年才能全面開放。管理處提醒民眾,行前應隨時上網查詢最新公告,避免臨時行程受阻。

阿里山是台灣重要旅遊景點,結合山林生態、鐵道文化與雲海櫻花等四季景致,吸引國內外遊客造訪,雖然部分步道暫時無法進入,但園區內仍有多處開放區域可供遊客體驗自然風光,民眾規畫出遊時,可彈性調整路線,享受安全愉快山林之旅。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管目前共有13條步道暫時封閉進行改善工程,以奮起湖風景區最多。圖/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管目前共有13條步道暫時封閉進行改善工程,以奮起湖風景區最多。圖/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延伸閱讀

雪管處推國慶假期減碳健行遊觀霧 開放預約報名

阿里山神木林間觀影 百名遊客夢幻星空視聽饗宴

阿里山咖啡王子方政倫 融合製茶及咖啡技法創新「啡葉紅茶」驚豔市場

阿里山女山客踩空滑落10米邊坡 警消險峻陡坡救援脫困

相關新聞

台中大坑眺景秘境開箱! 登山必遊「大坑5號步道」感受雲霧繚繞風情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台中市大坑5號山陵縱走步道海拔介於595至859公尺之間,串聯大坑1號、2號、3號及4號登山步道,沿著步道行走可見山巒起伏,讓心情豁然開朗。 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觀旅

步道浪漫魅力! 體驗大坑特色主題步道 「愛戀」Q版插畫、漫遊「仙境」打卡趣

大坑風景區素有台中後花園的美名,其腹地廣大,橫跨群山,登山步道群內14條步道各有不同風采。為強化各條步道特色,台中市政府自2021年起推動「一步道,一特色」優化工程,首先完成7號「藥用植物步道」,廣受

視覺系登山人不可錯過!屏步青雲路線-德文山(觀望山) 易親近又高CP值的好山

udn走跳旅遊/布魯 德文山又名觀望山,是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守護山,雖然海拔才1245公尺,但不論遠觀巍峨聳立的山容,或從山頂俯瞰屏北平原的綠野平疇,或與週邊群山睥睨相望,都可以感受到德文

都四訪了!苗栗「馬那邦山」 眼前美景令人永生難忘

《四訪苗栗的花果山 - 小百岳#037 馬那邦山、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回首前塵往事】 馬那邦山有三處登山口:東興村的兩處登山口為南線/天然湖線的天然湖登山口、北線/東興線的上湖登山口,以及泰安鄉細

重中之重是「神木群」!一線之遙北雨南晴 千年扁柏的神祕綠色能量

接駁車離開新竹不久,開始下起雨來。一路到宜蘭太平沒停過,看起來也不會停。711停下,心情還是非常猶豫。到底是要改行程?還是怎樣的天人交戰! 小雨沒有想要停下的意思,在這種狀況下爬山只是自虐。繼續往南

綠林中的一抹紫紅!初見「蘭花有長角」 長於原始林的台灣特有種

一見鍾情 、 一見傾心 熱情不減 2023 D1217 小鹿角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風、冬有雪,韶華易逝,不負初心 妳好美!綠林中的一抹紫紅 珍惜幸運的相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