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增列為屈公病風險地區 疾管署曝疫情 暫不調整國際旅遊建議

中國大陸廣東屈公病疫情累計逾9000例病例,並有向外擴散趨勢。目前大陸將廣西、浙江增列為屈公病流行風險1類地區,上海、江蘇、安徽被劃為2類地區,有一定聚集性疫情發生風險。我國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目前對於對岸屈公病疫情都會加以監測,也已掌握相關情形,但暫時不調整國際旅遊疫情建議。
曾淑慧說,中國大陸區公病疫情仍屬嚴峻,至今累計超過9000病例,雖然病例數有下降趨勢,其中超過99%與廣東疫情相關,廣東省病例數以佛山市最多,其次為廣州市。
疾管署持續觀察,但提升屈公病國際旅遊建議,須參照當地疫區確診病例數、其他各國做法等因素,目前不會調整中國大陸屈公病國際旅遊建議,仍維持廣東省等級為第二級:警示(Alert),呼籲民眾前往對岸等相關地區,仍應做好防蚊措施。
曾淑慧指出,中國大陸據屈公病流行風險由高至低分為Ⅰ類至Ⅳ類地區,Ⅰ類地區是媒介蚊活躍期較長、以往報告登革熱本地病例較多、聚集性疫情發生風險相對較高的省區。根據大陸疾控局12日公告,廣東、浙江、福建、海南、雲南、廣西等6個省,遭官方列為屈公病防控為Ⅰ類地區;Ⅱ 類地區則包括上海、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等11個省。
疾管署指出,因應近期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升溫,全面提高警覺及持續加強國際及小三通港埠之屈公病防疫宣導及發燒篩檢,並提醒計畫前往中國廣東省或其他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於當地應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液,並居住在設有紗窗紗門且衛生設備完善住所等。
疾管署提醒,入境時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疑似症狀,請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而民眾在返國後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落實防蚊措施,主動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