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救災釀塞車 災民:應變中心好像沒用?

林欽榮透過「白手套」向沈慶京索賄?黃國昌稱檢裝沒聽到 北檢回應

通霄電廠4號舊機組煙囪今晚順利「放倒」 逾30年發電任務功成身退

竹市首辦議長盃桌球賽 推廣全民運動 賽事將於11月1、2日在民富國小登場 分7大組別

議長許修睿(中)長期推廣運動,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
議長許修睿(中)長期推廣運動,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

新竹市議會長期支持體育發展,今年首度舉辦新竹市議長盃桌球賽,賽事將於11月1、2日在新竹市北區民富國小登場,分公開組、長青組、機關組及國小男女生甲乙組等7大組別,預計吸引各路好手同場較勁。

近年新竹市議會代表隊在全國地方議會議長盃桌球賽屢有佳績,今年更奪得幕僚長組單打第三名及職員工男子乙組團體冠軍。秉持「練而優則比、比而優則辦」精神,市議會繼辦新竹市議長盃網球賽後,首度推出新竹市議長盃桌球賽。議長許修睿長期力挺運動,除親自參與網球、桌球賽,更支持多元體育協會,展現推廣全民運動的決心。

近年市議會代表隊在全國議長桌球盃屢有佳績,今年更奪得幕僚長組單打第三名及職員工男子乙組團體冠軍。
近年市議會代表隊在全國議長桌球盃屢有佳績,今年更奪得幕僚長組單打第三名及職員工男子乙組團體冠軍。

許修睿對各類運動的推廣不遺餘力,他曾說過:「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深知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他擔任議長以來,全國地方議會議長盃桌球賽與網球賽每一年不管在哪個縣市舉辦,他一定親自以總隊長身分領軍帶隊參與,為新竹市議會的議員、職員選手加油打氣。因此新竹市議會的參賽團隊士氣總是特別高昂。

新竹市議會繼辦網球賽後首度推出桌球賽。議長許修睿長期力挺運動,除親自參與網球、桌球賽,更支持多元體育協會,展現推廣全民運動的決心。
新竹市議會繼辦網球賽後首度推出桌球賽。議長許修睿長期力挺運動,除親自參與網球、桌球賽,更支持多元體育協會,展現推廣全民運動的決心。

國小可跨校組隊

今年首度舉辦的新竹市議長盃桌球賽為鼓勵基層發展,國小組學校報名可獲贊助三星練習球一袋,並可跨校組隊,參賽者另贈專屬運動毛巾。比賽場地加鋪防滑地墊、開放冷氣並聘防護員,確保安全。雖無比賽獎金,但經費多數用於照顧參賽者與推廣運動,獎盃也特別設計。

長青組放寬年齡

公開組與機關組增添排點變化,長青組則放寬年齡,兼顧樂齡運動與競技強度。國高中隊伍納入公開組,提升比賽精彩度。本屆賽事由市議會工作小組與桌委會精心籌畫,盼社會各界支持參與。

新竹市體育會桌球委員會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7643074559

新竹市議會全球資訊網:https://www.hsinchu-cc.gov.tw/tc/index.aspx

新竹市議會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4KZVGyhtSy/?mibextid=wwXIfr

新竹市議會 廣告

相關新聞

竹市首辦議長盃桌球賽 推廣全民運動 賽事將於11月1、2日在民富國小登場 分7大組別

新竹市議會長期支持體育發展,今年首度舉辦新竹市議長盃桌球賽,賽事將於11月1、2日在新竹市北區民富國小登場,分公開組、長青組、機關組及國小男女生甲乙組等7大組別,預計吸引各路好手同場較勁。 近

邁向2050淨零 台塑以ESG打造永續競爭力

因應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環境部將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納入法規,企業不但要面對法規加嚴,也要面對世界各國的「碳關稅」、「淨零排碳」及「碳費/稅」挑戰。台塑企業原就相當重視環保議題,更將永續發展(ESG

雲林良品 中秋團圓最在地的美味

中秋佳節是家人朋友團聚的重要時刻。雲林為農畜大縣,孕育出豐饒的作物與優質畜產品。雲林良品將帶給大家最安心、道地的美味,為今年的團圓時光增添更多驚喜。 安心肉品 海味齊聚 雲

新北挺青年!新北青年租金補貼10月1日開放申請

為減輕年輕族群租屋負擔,新北市政府宣布「115年度青年租金補貼」即將於今年10月1日上午9時起開放受理申請,至明年12月31日下午5時止,採隨到隨辦方式,鼓勵在新北市設籍、就學或就業的青年踴躍申請。

時尚大賞新銳品牌SEIZEYES 登高雄設計節演繹港都風華

KFA高雄時尚大賞再度綻放成果!去年以作品《風對佗位來》獲佳作的新銳品牌「SEIZEYES」,將於10月2日攜手「高雄設計節」,於駁二藝術特區P2倉庫推出服裝秀,展出50套以海洋、港灣等港都意象為靈感

秋遊雲林‧超越相遇

十月的雲林,微風吹拂,山林漸漸染上秋意。這是一個適合沉澱心靈、踏出步伐的季節,邀請旅人用心去感受自然與文化交織的韻律。今年秋天,雲林以「自然×文化」為雙主題,串聯森林療癒與國際偶戲,描繪出一條獨特的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