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燒鰹魚、大啖哈密瓜、訪海中參道!高知的奇妙小旅行

記者羅建怡/攝影
記者羅建怡/攝影

位於日本四國南端的高知縣,過往的旅遊印象,不外是高知城、夜來祭與弘人市場,此行,透過燦星旅遊規劃、台灣虎航直飛航班,我們發現高知更多的趣味亮點,尤其是「多元體驗」,讓人回味再三。

●炙/炙燒鰹魚

高知人有多愛鰹魚?從「每戶每年的平均鰹魚消費量高居日本第一」可見。高知人不僅愛鰹魚,為讓旅客也能愛上鰹魚美味,到訪第一站,就安排了火燒鰹魚DIY,每人先領一只鐵叉,上串魚肉,接著三四人一組圍著長爐,待一聲令下,點火、兩側工作人員不斷補給稻草,熊熊烈火下大家忙拍照、為魚翻身,還不時有人笑喊「臉也焦了」,一陣忙亂下,外表焦黑的魚塊,經切片,露出生鮮美麗的紋路,入盤上桌。

這場遊客集體演出的鰹魚秀,是高知第一印象。據說,過去鰹魚生魚片僅限貴族享用,平民們於是想出以稻草燒魚、將魚身燒成焦黑狀,打混過關。魚塊經過切片,不僅保有鮮美,還添加幾分稻草熏烤的香氣,記者實測最推薦吃法是:佐蒜片、蔥花、洋蔥、沾點柚子柑橘醬,裹進紫蘇葉一起吃,多重口感與美味一試難忘。這場秀味十足的「龍馬膳」每人2200日幣。

「鰹魚」被指定為「高知縣魚」,它也是高知鄉土料理的第一名,我們所嘗試稻草炙燒的鰹魚半敲燒(鰹のたたき),更被縣民視為高知縣的靈魂美食、第一名美食。自此之後,幾乎餐餐都能見到它,就連走進當地人稱「高知人廚房」的弘人市場,也以炙燒鰹魚名列第一。

鰹魚相關產品也成為高知系列伴手禮,像是魚節削的鰹魚片、湯包、真空包裝的生節等,最推鰹魚醬油,兩片真空包裝的鰹魚乾、一只玻璃醬油罐,精緻輕簡,回台後再裝入醬油、即可在效期內重複使用。

●摘/摘草莓、品哈密瓜

高知也有觀光農園,台灣旅客最愛的日本水果如哈密瓜、西瓜、水果番茄,以及系列農特產品、現採草莓,這兒都有,更重要的是,取景拍照絕美,網紅也愛。

「西島園藝」面積約有6公頃,是四國最大也最具歷史的觀光農園,園區種植約兩百種植物,五顏六色的九重葛讓園區充滿生氣,垂掛而下結實累累的楊桃,則讓園區有著如自然香氛的鮮果氣息,座位區就在花與綠的掩映下,半透著陽光,自成美感。

園區1~6月開放採草莓,3千坪的溫室裡栽種四款品種,遊客可以1800日圓無限暢吃現採草莓,限時40分鐘,還提供美味煉乳佐搭;此外,6~7月有芒果、10月到隔年7月盛產水果番茄,經技術研發,此地全年可嘗西瓜與哈密瓜,園方說,與市場上的價差最高可達三倍,此地新鮮價廉,因此也有不少國內客到場品鮮。

園區的第一推薦是冰淇淋,鮮甜的哈密瓜襯底,還有各種新鮮水果切片。想用餐,可選用水果番茄入味的咖喱飯,飯後再點些水果蛋糕。園區空間大,吃喝拍買外,停車場旁還有一處打卡熱點「咬一口西瓜」,公廁以西瓜造型展現,讓人莞爾。

●走/通往海中的參道

高知的景點多半小而有趣,讓人印象深刻。位在須崎市橫浪半島上的「鳴無神社」就是其一,面海而建的鳥居、須得搭船往返,還有恍如通往海中的參道,也因酷似宮島的海上鳥居,因而被稱為「土佐的小宮島」,是知名的打卡點。

鳴無神社創建於西元460年,現今的社殿建築,則是在西元1663年由第二代土佐藩主山内忠義再建。其中的本殿、幣殿及拜殿等3座建築,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自古就是庇護良緣成就、子孫繁盛、家內安全、五穀豐收、出海順利等靈驗的神社,近年又以祈求良緣變得知名,營業時間可求得可愛的結緣御守,每年夏秋兩季也會舉辦盛大祭典。

神社面海而建,除了可搭船往返外,一般日本神社詩籤需綁在樹上,在此則是「溶於水中」,參拜後可抽籤,再將詩籤放進海水裡溶解,據說如此將更為靈驗。社務所僅於周末例假日、每月1日及15日營業。

另一處令人歎奇的景點,在高知縣香南市的「手結港」,此為江戶時期以人工方式開挖江河口岩盤、石砌而成的港灣,據說是日本最古老的人工港灣。在港灣入口處,有座高知縣唯一、在日本國內也非常珍稀的「可動橋」,長約32公尺、寬7~9公尺,橋面可開闔,也就是從平橋慢慢轉為直立橋,以供船隻進出。

「可動橋」啟動一次約6分鐘,最大開啟角度為70度,橋面上升後,不少遊客會轉往馬路中央拍攝豎起的高橋,可拍出「一力頂橋」的大氣魄,遠看則猶如橋插在海上,頗為奇特。這個小鎮也是日劇「來觀光吧!縣廳款待課」取景地之一。

●夜/在地最強夜市「弘人市場」

如果高知只能安排一日遊,「弘人市場」絕對入列。它被稱為「高知人的廚房」、「美食聖地」,許多屋台聚集,且就在高知站旁,會經過市區最熱鬧的商店街「帯屋町」,集結不少旅人最愛的大丸百貨、ABC Mart、松本清等店家,不論白天到此逛遊、順道用餐,或是入夜進市場感受高知人的夜生活,都各有妙趣。

弘人市場形同大型美食街,營業至晚上11點,集結六十多家美食店舖,其中不乏高知名店,有旅人就這麼形容,「入內走一圈,就能把高知縣境內的名物都吃一回。」當地人推薦必吃包括鰹魚肚、海苔天婦羅、炸河蝦、炸魚板、炸海鰻,人氣店除了「明神丸」現場炙燒的鰹魚,還有「安兵衛餃子」、土佐料理「司食堂」、拉麺専門「神」等。

弘人市場除了有各樣熱食,也有生食和盒裝美食,從生魚片、壽司、鮭魚卵、生菜沙拉、烤貝、鰹魚壽司應有盡有,而且價格經濟。建議入內後先尋座位,再分批去採買,有些料理時間較長,店家也能送餐至指定桌位。在這裡也時常有機會與人併桌,可感受高知人的親切與熱情。

燦星旅遊的官方FB

四國高知的官方FB

@燦星旅遊 @四國高知魅力一網打盡 Visit Kochi Japan TW @西島園藝 @弘人市場 @鳴無神社 @手結港

進入神社前,沿途山光水色,風光明媚。記者羅建怡/攝影
進入神社前,沿途山光水色,風光明媚。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初體驗,炙燒鰹魚DIY。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初體驗,炙燒鰹魚DIY。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也能採草莓,個兒大滋味甜。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也能採草莓,個兒大滋味甜。記者羅建怡/攝影
推薦伴手禮「鰹魚醬油」。記者羅建怡/攝影
推薦伴手禮「鰹魚醬油」。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初體驗,炙燒鰹魚DIY。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初體驗,炙燒鰹魚DIY。記者羅建怡/攝影
鳴無神社景美好拍,也是打卡熱點。記者羅建怡/攝影
鳴無神社景美好拍,也是打卡熱點。記者羅建怡/攝影
「明神丸」現場炙燒的鰹魚,是弘人市場的排隊美食之一。記者羅建怡/攝影
「明神丸」現場炙燒的鰹魚,是弘人市場的排隊美食之一。記者羅建怡/攝影
炙燒鰹魚餐餐可見,豐腴鮮美還帶點炭烤香氣。記者羅建怡/攝影
炙燒鰹魚餐餐可見,豐腴鮮美還帶點炭烤香氣。記者羅建怡/攝影
鳴無神社平日罕有遊客,顯得份外清幽。記者羅建怡/攝影
鳴無神社平日罕有遊客,顯得份外清幽。記者羅建怡/攝影
充滿歷史感的鳴無神社。記者羅建怡/攝影
充滿歷史感的鳴無神社。記者羅建怡/攝影
恍如走入海中的參道。記者羅建怡/攝影
恍如走入海中的參道。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人的廚房。記者羅建怡/攝影
高知人的廚房。記者羅建怡/攝影
弘人市場類似台灣的美食街,中間區是座位,周邊的數十美食店家。記者羅建怡/攝影
弘人市場類似台灣的美食街,中間區是座位,周邊的數十美食店家。記者羅建怡/攝影
哈密瓜與冰淇淋,在此成了絕配。記者羅建怡/攝影
哈密瓜與冰淇淋,在此成了絕配。記者羅建怡/攝影

延伸閱讀

松菸鍋爐房煙囪驚見超萌「松鴨屁屁」和列車 陪你過聖誕

台南榮家新園區今啟用 舊址與南鐵、捷運整體規畫帶動發展

第2波甜美來襲! 「全聯x蔡依林甜點」草莓蛋糕、慕斯罐、奶酪 14天限量開賣 草莓控開吃

中職/統一獅明年2月日本高知移訓 復辦與西武獅交流賽

相關新聞

不再難訂!九州三大觀光列車 完美三日套裝一次全收

【旅奇傳媒/責任編輯-游琮玄】JR東日本旗下服務外國遊客的「JR東日本 VIEW TOURISM AND SALES」近期啟動全新系列企劃,將日本各地的秘境路線與人氣觀光列車組成行程,針對平日班次稀少

網友推爆! 日本作家曝「飛福岡超省錢機票」 一張不到2千5、一人現省7千元

網友推爆! 日本作家曝「飛福岡超省錢機票」 一張不到2千5、一人現省7千元

漫遊日本四國老街! 愛媛大洲復古街道、古董藝品 讓你一秒穿越

【旅奇傳媒/記者-黃千珮】位於日本四國愛媛西南部的大洲不只有日本百名城「大洲城」,也是日本人氣第一的觀光列車「伊予灘物語號」停靠站,近年來在地方創生團隊的努力之下大改版,穿梭在江戶~昭和各時代建築聚集

秋季夜間夢幻點燈! 日本佐賀「祐德稻荷神社」還能參加傳說狐狸嫁女兒儀式

【旅奇傳媒/責任編輯-游琮玄】你是否曾幻想過在神社舉辦一場如傳說般的日本婚禮?這樣的體驗就在今年秋天的日本佐賀等你參加。日本三大稻荷之一的祐德稻荷神社將於09/20~11/30舉辦限定活動「夜間遊行

擁抱五島溫柔時光 傾聽島女子第二人生

面對繁忙的城市節奏與內在的不安,許多人夢想著遠離塵囂,尋找自己的桃花源。位於九州西側長崎縣的五島列島,有著潔淨海水與溫暖人情味。來自台灣的Lois,原本只是想要短暫停留,沒想到這座島嶼不但療癒了她,更成為新生活的起點。

從你的國回四國!「一張回憶照」抽免費日本來回機票再重遊

【旅奇傳媒/責任編輯-游琮玄】曾經在日本四國拍過一張你最難忘的照片嗎?現在,只要在 Instagram 上分享你的回憶,就有機會抽中從你所在國家來回四國的機票! 為吸引更多國際旅客關注四國,四國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