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緊張時刻…福島食品管制14年 食藥署今公告「即日起全解禁」

日本福島核電廠於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導致海嘯,當時行政院衛生署同年25日公告暫停接受日本受輻射汙染相關地區生產製造食品輸入,並在2022年訂定「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從地區管制調整為風險產品管制,嚴格把關。2024年參考國際趨勢與科學實證,持續調整對日本食品的管理措施。
衛福部食藥署於8月29日預告廢止前述規定,今天下午5點整正式將公告上傳至官網,宣布日本食品輸入管理,全數回歸常態,比照一般產品輸入台灣,自即日起生效。
衛福部食藥署曾於2024年9月25日公告全面解除日本福島五縣食品輸入管制,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等原本禁止品項,採雙證管理加逐批檢驗;日本禁止流通的品項仍不准輸入台灣。
本次預告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後,日本輸台相關產品不再受限,比照一般產品,由來源國管制,我國管理措施回歸常態,相關地區產品依據風險管控機制,持續於邊境抽樣檢驗。
因應日本311地震造成輻射外洩,我國歷經14年把關受輻射地區產品,而目前除中國大陸、韓國及俄羅斯外,世界各國均已回歸常態管理。據了解,停止輻射地區輸入查驗14年間,因陸續開放部分縣市產品輸入,且食藥署仍邊境抽查日本輸台產品輻射情況,合計檢驗26.3萬餘批次,都在合格範疇,風險評估結果均為「風險可忽略」的最低風險程度。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凌明沛日前表示,食藥署自106至109年均委託專家執行研究,了解日本曾受輻射地區食品輻射風險,發現即使是在當地採買的食品,對民眾健康威脅也不構成疑慮,研究結果為風險可忽略;根據公開資料,100年度至114年6月8日止,我國抽驗輻射的日本產品,僅257件被驗到微量輻射,今年僅6月8日發現2例,且綜合檢出濃度及民眾攝食量評估,結果為「風險可忽略」。
根據食藥署公告的廢止理由,該署參考各國對日本食品管制措施調整趨勢,及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可,日本已採取妥適監測及因應措施,並依間測結果滾動式更新國內食品管制,有效管控食品供應鏈安全性,且根據我國邊境對日本輸入食品查驗結果,綜合國內專家執行的風險評估,判斷日本輸入管制措施,可回歸源頭管理及邊管制,意思就是輸入管制回歸常態。
食藥署指出,本次預告是基於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1條第2款,未來停止輸入查驗相關規定正式廢止後,若日本政府仍有因輻射原因而限制流通的食品品項,將由日本進行管制,我國管理機制回歸常態,持續依「食安法」在邊境基於風險管控,抽樣檢驗相關產品輻射情況,以確保食品安全,維護國人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