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減少浪費…日本全家調整炊飯流程 延長便當、飯糰保存期限

根據日媒「Yahoo Japan」報導,日本全家便利商店自今年春季起,已將旗下便當、飯糰、壽司等約70項商品的消費期限,從原本的19小時延長至21小時,盼在原物料成本高漲之際,進一步減少食品浪費。
全家透過調整炊飯流程,讓米飯更耐保存,並從本月16日開始,在富山、石川、福井3縣市試行同步減少配送次數,由每天3次縮減至2次,預估能降低1成的物流費用,並透過冷凍便當彌補商品短缺的風險。這項措施若證實有效,將逐步推廣至其他地區。
此舉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肯定延長保存時間的努力,但也指出食品業界仍受制於「三分之一規則」。就是商品即使未到消費期限,往往在更早的「販售期限」就被下架,最後淪為廢棄商品。依據公正交易委員會2020年的調查,一家大型便利商店單店一年就可能丟棄價值468萬日圓(約新台幣96萬元)的食品,其中超過八成的損失由加盟店承擔。這名網友直言,只要現行會計制度不改,單靠延長兩小時並不足以根治食品浪費問題。
另一名網友則認為超商便當的消費期限「偏短」。由於擔任早班工作,他經常需要提前購買隔天的午餐。實際上,不論是餐廳外帶或便利商店便當,即使標示過期,隔天中午仍可正常食用。他認為許多食品在安全前提下,其實可以再延長時效。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期限」與「賞味期限」並不相同。前者代表「必須在此時間前食用完畢」的最後安全界線,常見於便當、壽司等容易腐敗的食品。後者則是「在此時間前吃味道最佳」,過期後未必有立即危險,常見於零食或調味料。這次全家的嘗試,不僅關乎物流與成本,更挑戰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既有認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