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7月5日大預言影響國人赴日意願 日本團旅產品跌回疫情前

受到7月5日日本強震與海嘯預言傳聞影響,加上通膨、市場需求轉弱等綜合因素,今年台灣暑假赴日旅遊市場出現罕見低迷,旅行業品保協會日本線委員黃清凉透露,赴日航班70%為散客,30%為團客,但今年是航空公司首次在暑假旺季主動向旅遊業者砍價救市,推估散客市場「爛到爆」,日本團旅產品目前也下殺等同疫情前價格。黃清凉說,等明天過後要是什麼事都沒發生,大家開始規劃旅遊,價格又會回升。
黃清凉指出,今年6月底至7月期間,本來應該是暑假出團人數前三高的月份,但因地震預言、全球經濟壓力及需求放緩等因素交錯影響,日本團體旅遊市場也出現人數遲遲未補足的情況,讓旅遊業者不得不2個月前就開始砍價促銷,希望維持基本團量。
他進一步指出,過去暑假訂單強勁、訂金壓力較高,航空公司卻為搶訂單,要求旅行社支付機票高達5000至15000元不等的訂金,若出團不足或取消,這筆訂金隨時可能遭沒收,但今年暑假出現前所未見的情況,迫使旅行社寧願讓利給消費者,也不願承受航空公司的高額違約風險,因此市場上會看到不少堪比疫情前價格的日本團體旅遊產品,例如北海道5天搭低成本航空只要2萬多,關西旅遊5天也有2萬有找的產品。
黃清凉分析,從歷年來看,7月通常優於8月,尤其日本市場7月旅遊熱度高,8月受到中元節等因素影響,市場只能做20天,但今年7月機位遠超過8月,卻可能出現高達30%的營收下滑,這是繼2019年疫情前以來未曾出現過的低谷。
儘管市場信心疲弱,黃清凉仍樂觀看待後市發展,他強調「明天沒事票價一定會拉回來」,預言風波過後,市場若未出現實質災害,需求有望回穩,但7月整體營收恐怕已經難逃下滑3成的命運,即使訂單量僅減少1成,營收仍因票價下滑與利潤壓縮而大幅縮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