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越南下龍灣船難增至37死!大晴天秒下雷雨冰雹 失事搶救畫面曝

欣欣客運撞死乳癌名醫 其他業者感嘆:酸言酸語「大可休矣」

乳癌名醫喪命處不是危險路口 北市仍要祭兩大策略改善

赴日旅遊雙重打擊! 「免稅制」擬限定日本特產、「換發駕照」門檻提高 外國觀光客將受衝擊

「免稅制」擬限定日本特產、「換發駕照」門檻提高 外國觀光客將受衝擊。圖/報系資料照、ingimage示意圖
「免稅制」擬限定日本特產、「換發駕照」門檻提高 外國觀光客將受衝擊。圖/報系資料照、ingimage示意圖

隨著外國觀光客大量湧入日本,旅日政策正面臨重大轉折。近期,日本政府針對「外籍旅客免稅制度」與「外國人駕照換發制度」兩項關鍵措施展開改革,恐成為外國觀光客的雙重打擊,未來赴日旅遊規劃將造成明顯影響。

免稅制度遭濫用 日政府擬改為「日本特產限定退稅」

日本長年施行的「外籍旅客購物免稅制度」恐取消,圖為藥妝店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日本長年施行的「外籍旅客購物免稅制度」恐取消,圖為藥妝店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日本長年施行的「外籍旅客購物免稅制度」也進入重大改革期。現行制度採「即時免稅」,卻因濫用情形嚴重,自民黨內部傳出可能全面取消該政策。

根據《富士新聞網》報導,自民黨最高顧問、前首相麻生太郎表示,2024年免稅金額已超過2000億日圓(約新台幣418億元),若取消,將對國庫大有助益。他更提議,未來可只對「日本特產品」提供免稅優惠,支持本土產業發展。

此政策調整背後,是政府針對大量觀光客利用免稅店購買國際精品的現象提出反思,認為免稅優惠未必真正促進國內產業。未來若改採「先付後退」或限定品項退稅,勢將改變外籍旅客的消費模式。

外籍駕駛頻傳車禍 「免許切替」制度擬排除觀光客

利用「外國免許切替」制度取得日本駕照,卻頻發生交通意外事故,引發日本民眾關注。示意圖/ingimage
利用「外國免許切替」制度取得日本駕照,卻頻發生交通意外事故,引發日本民眾關注。示意圖/ingimage

另一方面,日本5月接連發生兩起外國人駕駛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兩名肇事者皆透過「外國免許切替」制度——亦即外國人將母國駕照換成日本駕照的方式合法駕駛,卻引爆社會安全疑慮。

根據《日本新聞網》報導,警察廳長官楠芳伸於記者會上表示,制度遭濫用,將對現行制度啟動全面檢討。原本為便利特定外籍居民合法駕駛,但因審核寬鬆、測驗簡易,甚至觀光客也能憑旅館地址辦理,引發「考照觀光團」風潮。今後,觀光客恐將被排除在可申請名單之外,僅外交官與在海外定居的日本人例外,其他申請者無論國籍都需要提出住民票。日本警方亦計劃強化地址審查及提升筆試與實技考難度,以保障交通安全。

觀光

相關新聞

在地人都吃這味 日本拉麵首府「北海道特色湯頭」5選

【旅奇傳媒/責任編輯-游琮玄】如果說日本是拉麵大國,那麼北海道絕對堪稱是拉麵首都。從氣候、地理、食材到飲食文化,北海道具備發展多樣拉麵風格的絕佳條件。無論是味噌、鹽味、醬油或創意湯底,各地市町村都有屬

靜岡縣精選伴手禮報你知!富士山商品、必買鰻魚派、靜岡茶,還有...(下)

延續"靜岡縣精選伴手禮報你知!富士山商品、必買鰻魚派、靜岡茶,還有...(上)"

靜岡縣精選伴手禮報你知!富士山商品、必買鰻魚派、靜岡茶,還有...(上)

靜岡縣因為坐擁富士山,靠山望海的天然資源讓它成為人氣旅遊地點,也有許多特產。筆記以下的推薦,來靜岡縣時購買這些伴手禮!

中秋、國慶連假這樣玩最划算!石垣島自由行 潛水 × 美食 × 景點

沖繩控必看!中秋國慶連假怎麼玩最划算?請假3天放9天,衝石垣島吃美食、潛秘境、玩行程,一次打包超省力!

「MOS BURGER × 排球少年」2025夏日聯名福袋登場!聯名吊飾、網布包、冰感毛巾限量統統有

排球少年的粉絲看過來!日本人氣速食品牌MOS BURGER今夏重磅攜手熱血動漫《排球少年!!》,推出「2025夏日福袋」限量活動,將於7月8日至7月24日開放網路預購,8月1日至9日可於日本全國指定MOS門市領取,並同步展開店頭限量販售。這款福袋不僅含有5000日圓等值的餐券,更附贈多款專為粉絲打造的聯名周邊,結合實用性與收藏價值,再度掀起動漫與速食品牌跨界合作的熱潮。

今年夏天就去這裡!日本人也狂推的三大人氣「夏日祭典」

【旅奇傳媒/責任編輯-游琮玄】準備好迎接日本最熱鬧的季節了嗎?每年夏天,日本各地傳統夏日祭典熱鬧登場,街道上熱情的舞者、繽紛絢爛的燈籠與煙火,構成旅人最難忘的風景。根據日本營業額第5大旅行社「阪急交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