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刷卡別踩「1陷阱」!達人提醒:最多恐加收15%手續費

國人熱衷日本旅遊,旅日達人林氏璧提醒,在日本刷卡千萬別中「DCC機制」陷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人熱衷日本旅遊,旅日達人林氏璧提醒,在日本刷卡千萬別中「DCC機制」陷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人喜愛到日本旅遊,不少銀行都推出刷卡優惠及回饋,讓國人在日本也能輕鬆刷卡。不過,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就提醒,許多民眾都會誤入「DCC(動態貨幣轉換,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機制結帳的陷阱,因此不斷強調,「去日本刷卡請選用日幣結帳!不要選台幣!」

林氏璧3日在Facebook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表示,寒假去逛澀谷MegaDonki時,看到店內有宣傳DCC的海報,「說得很好聽,無須額外外匯手續費,但用很小的字寫說,顯示金額已包含『手續費』,那個手續費才是你應該擔心的部分啊」。

他表示,雖然動態貨幣轉換機制在日本較少見,金額較大或在百貨公司才會遇到,但去香港或歐洲就滿常見。當下刷卡時,店家有時會問「要不要用新台幣結帳」,並讓遊客在機器上選擇,滿多人直觀會以為較划算,但回台收到帳單後才發現匯率貴得離譜。

林氏璧解釋,DCC機制可提供持卡人選擇使用「當地貨幣」或「母國貨幣」結帳,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決定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匯率的「時間點」。選擇母國貨幣,當下便會立即以店家與當地收單機構當天的匯率結匯,「可是最重要的是,當下換匯還包含了加收的服務費,這並不是海外刷卡手續費的1.5%,是另外的一筆。」

林氏璧指出,感應式交易、Apple Pay、JCB卡及AE卡在日本似乎不會引發DCC機制,不過用VISA或Master刷實體卡交易時就要小心。他也表示,由於DCC常常引起消費糾紛,Visa要求商家和ATM在提供DCC時,要在螢幕和收據上清楚顯示當地和持卡人國家貨幣間使用多少匯率轉換,及其中收取多少手續費,「請各位張大眼睛看清楚!到那一步你都還來得及回頭!」

最後他補充,近日有收到一位網友提供的收據顯示,「Donki的DCC機制收的手續費是3.5%,以DCC來說3.5%其實算低的了,網路上的案例5、10、15都看過。」林氏璧也再度提醒網友們,「出國刷卡若有被詢問,請千萬記得用當地貨幣計價」。

延伸閱讀

「3裙子」穿上身超顯老! 日造型師曝:40歲以上難駕馭

女大生搭高鐵睡著!全程枕鄰座男肩膀 超甜後續引網喊:你不脫單誰脫單?

麥當勞薯條走味?鐵粉嘆「試幾次都失望」 員工曝真相:變的非配方

精品變消耗品…老影迷曝「以前看電影超貴」 嘆Z世代開倍速看完就忘

相關新聞

名古屋近郊賞楓+購物!土岐PREMIUM OUTLETS®順遊香嵐溪

【旅奇傳媒/日本部報導】名古屋近年成為重遊日本的熱門選擇,推薦除了名古屋市區觀光之外,到近郊來趟Outlet購物+賞楓的行程。位於岐阜縣土岐市的「土岐 PREMIUM OUTLETS」,距離名古屋市區

萬代最新「POKÉMON CHANGE 寶可夢變形」玩具華麗登場!體驗寶可夢進化的變形樂趣

萬代最新推出的「POKÉMON CHANGE 寶可夢變形」玩具,可以讓玩家體驗寶可夢進化過程的變形樂趣。

2025年日本楓紅商機5大觀察剖析 東北經典人氣不敗、四國後起之秀吸引小型獎勵旅遊團體

日本秋季以絢麗楓葉景色聞名,每年吸引大批旅客前來賞楓,約在10~12月是紅葉最佳觀賞期,由北到南依照不同地區因緯度差異,而有各自的高峰時段。2025年賞楓市場呈現多變局勢,外部因素從暑假開始,也連帶削弱了秋季銷售動能...

最多減價40日圓! 日本「すき家」11年來首度降價 9/4起36款餐點全面下修

最多減價40日圓! 日本「すき家」11年來首度降價 9/4起36款餐點全面下修

找不到寄物櫃?日本旅遊「解放雙手」新玩法

【旅奇傳媒/責任編輯-游琮玄】你是不是也常常在日本旅行時,拖著大包小包卻找不到寄物櫃?尤其在熱門車站或觀光景點,置物櫃早就被搶光,只能一路拎著行李移動,旅遊體驗大打折扣。為了讓外國旅客也能「解放雙手」

日本金澤自由行必看!近車站、景點超方便的住宿推薦

【FunTime小編群】金澤自由行這幾年越來越受到旅客青睞,這座位於日本北陸的繁榮大城市,融合現代和傳統色彩,從建築、文化到工藝都保留江戶時代的歷史風貌,更擁有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因此有著「小京都」的美稱。本篇FunTime小編就要來介紹幾間交通便利的金澤住宿,不僅每間都在巴士站附近,走路就到熱門景點,還有許多便宜飯店的推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