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日本人難以理解台灣旅客4行為 這1點引起最多人共鳴

日本是台灣人最愛造訪的國家之一,街頭巷尾總能遇見滿手戰利品的台灣旅客。不過,長期定居台灣的日本YouTuber三原慧悟,近日在影片中分享「日本人眼中最難以理解的觀光客行為4選」,引起熱烈討論,從飲食選擇到電車禮儀,全都被他點名。
他首先提到,許多台灣旅客到了日本仍習慣吃一蘭拉麵、壽司郎等連鎖店,讓他忍不住直呼「味道幾乎一樣,真的沒必要特地去吃!」三原慧悟笑說,如果想嚐日本在地風味,不妨多嘗試當地小店,「既然飛那麼遠,就別錯過只有日本才吃得到的料理。」不過他也補充,像吉野家、すき家等主食型連鎖店的確比台灣更道地。
第二點則是許多台灣人習慣的語助詞「蛤」。他提醒,「蛤」在日本人耳中語氣強烈、甚至略帶挑釁,若在不熟悉台灣文化的人面前脫口而出,可能被誤會成不禮貌。三原建議,想表達疑惑時改用「誒?」(え?)會更自然。
影片中三原慧悟還提到,台灣遊客常帶「空行李箱」赴日,讓他相當驚訝。許多人是為了把戰利品和伴手禮裝回來,但他認為,如今不少商品台灣也能買到,不必特地扛回。最後,三原提醒旅客搭電車時務必將背包背到胸前,避免在人潮中推撞他人,「這點其實連台灣捷運也一直在宣導」。
影片上架後吸引大批網友留言,最引起共鳴的正是「蛤」文化。有網友笑說,「『蛤』是一種融入骨髓的本能,想改成『誒』真的不容易!」也有人分享親身經驗,「店員講完日文我脫口而出一聲『蛤』,結果對方嚇到轉身走掉」。日本朋友也留言表示,聽到「蛤」時確實會誤會成黑道語氣,讓台灣網友哭笑不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