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評論落伍了!MZ世代靠Instagram、TikTok找餐廳

圖為民眾滑手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圖為民眾滑手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受新冠疫情洗禮後,國內餐飲市場將會如何發展?餐飲業主又該如何因應?518熊班觀察後疫情餐飲市場變化後表示,疫後雖然人潮回流,但疫情也使得未來餐飲業將朝向『大者恆大』的M型化發展,非連鎖或餐飲集團的一般餐廳,需要比過往在料理、服務、氣氛等面向下更多功夫,518熊班建議若要搶MZ世代客人,必須靠精緻餐飲、社群推薦、獨食文化,才能站穩浪頭。

518熊班品牌公關陸皓婷表示,「隨著疫情逐漸成為日常,國內餐飲人潮回流,營業額也趨向疫情前水準,據目前主計處資料及往年年底餐飲業營收表現,推估2022年全年餐飲業營收將達8,707億。其中「MZ世代」(介於「千禧世代」及「Z世代」間,也就是8年級生左右)也是餐飲業新客源主力,其消費特性有三大趨勢。

趨勢一,精緻餐飲、私廚崛起!「跨界」餐飲成浪潮。518熊班指出,疫情促使國人消費金錢觀改變,無法出國以致更願意花錢在奢侈品、高額商品,或選擇到精緻餐廳用餐不僅能獲得獨特體驗,還能滿足個人心靈或虛榮感。看準國人消費潛力,米其林星級主廚、私廚料理相繼受邀來台開設餐廳,使得高端餐廳下半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此外,過去餐飲品牌時常透過聯名、跨界合作,推出具話題性的吸睛商品,創造一波討論話題,還能藉此獲取到跨界品牌的顧客,增加吸引不同客群的機會;近一年科技業、零售業及旅遊業皆瞄準逾8千億的餐飲商機,紛紛攜手餐飲品牌跨足餐飲業,未來這種跨界合作成為一種疫後創新商業模式。

趨勢二,Google評論落伍了,MZ世代靠Instagram、TikTok找餐廳。以往民眾透過網路搜尋或看Google Map評論找餐廳,但隨著洗五星好評的手法被商家濫用後,消費者也學聰明比起星級多寡,更會先看負評,因此越多好的評價內容越容易吸引消費者上門。而據Google最新研究顯示,4成年輕人已不再透過Google Map搜尋餐廳,反而更常使用Instagram、TikTok,因為對於年輕族群而言,朋友或KOL發布美食/餐廳照片、影片已成為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且更能引發自己的興趣,進一步成為餐廳口袋名單。

趨勢三,單身商機夯!上班族普遍忙碌的現在,獨食文化已默默醞釀多年,而一個人用餐的風氣更在新冠疫情後加速蔓延,據《食力》統計顯示全台34.1%消費者看好疫後獨食需求,加上國外近年興起的「一人燒肉」風潮也吹進國內,個人式用餐座位能提高空間利用率,顧客也因單獨用餐時間縮短,有效提升翻桌率,看準此新形態餐飲商機,不少餐飲業者想在新藍海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數家新品牌陸續在今年開幕、展店。

延伸閱讀

TikTok雜亂訊息太多 正妹網紅教你「一鍵清除」還你小清新

2天內6600萬個讚!梅西照片破IG紀錄 加碼再送「金盃陪睡照」

美議員提政府裝置禁用TikTok 傳將納入開支法案

醫生鬼畫符也不怕了!Google Lens幫你看手寫處方箋

相關新聞

熬過戰爭、疫情!法國羅浮宮1原因無預警閉館 徒留遊客門外乾等

世界上最著名博物館之一的法國羅浮宮,成立至今230餘年,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挺過新冠疫情封館危機,卻在2025年夏天,因「...

早鳥拿紅包、抽30萬旅遊金!「2025夏季旅展」優惠懶人包 郵輪首度參展、超值行程最低1折起

早上排隊拿紅包、現場抽30萬旅遊金!2025夏季旅展開跑 郵輪首度參展優惠一次看

從「不可能任務」到國際焦點 「麗星夢郵輪」令人驚艷!

在台灣疫後觀光產業復甦的浪潮中,在短短數月內寫下令人驚艷傳奇非「麗星夢郵輪」莫屬了......

入住就開吃! 台北時代寓所推《台味連線》全館僅3間 一夜體驗「詹記火鍋」免排隊+「酉鬼啤酒」台式浪漫

入住就開吃! 台北時代寓所推《台味連線》從火鍋吃到啤酒 一晚體驗「詹記麻辣鍋+酉鬼啤酒」

免簽再加2 旅客樂開懷 證件代辦業者如何刷存在感?

台灣免簽國家再增菲律賓、汶萊!根據外交部6/27最新公布資料顯示,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可以免簽證加上落地簽證增至174個國家。然而消息一出,旅客與簽證代辦業者可說是兩樣情;對旅客而言省了一筆簽證費,但對簽證業者而言,...

掰掰大潤發!「大全聯」新招牌首店在這裡 本週末限時滿額9折回饋

全聯福利中心2年前併購大潤發後,品牌整合再邁入新階段,首家「大全聯」正式亮相。大潤發土城店今日率先掛上「大全聯」新招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