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族」更安全的路 台北市又有一條跨基隆河自行車景觀橋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將可提供兩區市民互通往來,以及及連通至堤外河濱公園休閒運動的通行路徑,該案目前已完成都市設計審議,將進入設計階段,預計明年可完成招標作業。

新工處指出,這座橋橋體跨河段結構系統,採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結構系統,由橋塔、鋼索及橋面加勁縱橫梁組成,以大跨徑河中區域不落墩設計,全長174.8公尺、橋面淨寬5公尺,並於南港端堤內設置電梯、堤外設置斜坡道;內湖端則設置樓梯及斜坡道連接堤內,並銜接既有坡頂自行車道及堤外步道,打造便捷且無障礙的通行環境。

該橋未來連接內湖、南港兩地,串聯堤內、外行人與自行車通行,讓附近河岸兩側的市民不須再繞道至南湖大橋或成功橋,縮短兩邊往來的時間,使得往來雙北的綠色交通更加便捷,鐵馬族可以更安全輕鬆的進行一趟基隆河河岸風光巡禮。

新工處表示,該橋梁毗鄰歷史建物「內湖葫蘆洲吊橋橋墩」遺址旁,內湖葫蘆洲吊橋為1930至1940年代大台北地區窯業鼎盛時期,提供材料運輸及人員往來南港與內湖間主要通路,其橋塔結構呈現門型塔柱型式,新設橋梁橋型橋塔也同樣採門架造型,呼應歷史建物「內湖葫蘆洲吊橋橋墩」遺址幾何外觀。

另外,橋台橋塔處設置休憩景觀平台,面向「內湖葫蘆洲吊橋橋墩」遺址方向增設歷史解說牌面,解說牌面以玻璃將既有吊橋橋墩遺址與歷史中內湖葫蘆洲吊橋原型結合,讓歷史建物風貌再現。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北市新工處規畫在南港區興中路底,跨越基隆河連接至內湖區復育園區,興建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景觀橋(示意圖)。圖/新工處提供

延伸閱讀

嚇壞!內湖3棟民宅「信箱塞滿往生被」 民俗專家:恐遭下降頭

北市淡水河、基隆河疏散門及基隆河越堤坡道 明晨6時開啟

北市估今晚降雨驚人 南港士林文山內湖4區保全戶撤離

自行車/環法挑戰賽紐崔萊·日月潭站 陪伴全民邁向更健康的人生

相關新聞

凌晨兩點還熱鬧滾滾! 台北萬華「台北漁產零批場」 現切現賣的高CP值生魚片,排隊也要買

udn走跳美食/水晶 之前一直很想去半夜兩點開賣的萬華生魚片,原來在台北漁產內,看到有人半夜就去排隊排到很誇張,很想知道到底有多好吃!!連假時揪朋友半夜不睡覺去排隊,不得不說大家都不用睡覺是嗎!

銅板美食大集合!「士林夜市」必訪小吃清單 選擇更多元

【FunTime小編群】士林夜市是台北市規模最大的夜市之一,附近學校多,學生最愛放學後來士林夜市逛逛,美食也多多,有不少開業多年,人氣仍然屹立不搖的店家,這篇不再介紹臭豆腐、蚵仔煎這種處處可見的小吃,給大家更多元的夜市美食選擇!

東區質感茶飲 ODD ONE OUT 罪惡回顧冬季限定「開心果系列」!Lady M同步開賣開心果千層蛋糕

冬季限定的幸福回歸!位於台北東區的質感茶飲品牌 ODD ONE OUT(OOO) 再度引爆話題,推出去年狂銷萬杯的「開心果系列飲品」。今年不僅升級推出 5款人氣飲品,更有全新雙口味冰淇淋同步登場。品牌堅持每日現磨開心果醬,搭配自製香緹奶蓋,打造最濃郁的堅果香氣與絲滑口感,讓人一口就陷入冬季的甜蜜氛圍。

呆在碧潭の水豚君! 11/1超萌大型地景裝置首登場 與好友們齊聚東岸廣場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原訂10月下旬登場的「呆在碧潭の水豚君」碧潭地景裝置展,調整至11/01晚間正式開展。展期11/01-12/28長達58日,白天可欣賞可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