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亞科大漲近7%卻再爆違約交割 2日高達7033.05萬

傳下月結婚…香港宏福苑惡火奪55命「消防員殉職」 女友哀痛:想再牽你手

「國家鐵道博物館」7/31首波開館!6大古蹟建築修復空間、8個展覽亮相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亮點空間搶先看! 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亮點空間搶先看! 圖/文化部提供

位於臺北市最精華區域、近17公頃土地、獲全區保留的原臺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歷經9年古蹟修復、各項軟硬體整備,將於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這裡不僅保存修復鐵道的重要歷史、收藏豐富文化資產,亦是常民集體記憶的重要場域。首波先開放6個古蹟建築、三個常設展、三個特展,以及兩個現地展與親子空間,邀請大眾再次走入鐵道歷史現場,感受時代蛻變下依舊迷人的軌跡。

率先開放6個古蹟建築、長達335公尺南北通道

原稱臺北鐵道工場的臺北機廠,於1930年規劃自北門遷移松山、1935年正式完工啟用,一直肩負著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重責。2012年臺北機廠遷移至富岡車輛基地後,於2015年獲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並於2016年12月開始進行活化轉型。自2019年修復啟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揭牌,也正式展開「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期開放」的工作。

2016年底正式啟動「國家鐵道博物館」計畫的原臺北機廠,歷經9年的古蹟修復再利用各項軟硬體整備後,將於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 圖/文化部提供
2016年底正式啟動「國家鐵道博物館」計畫的原臺北機廠,歷經9年的古蹟修復再利用各項軟硬體整備後,將於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 圖/文化部提供

第一階段開放空間囊括柴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材料試驗所、大禮堂及澡堂等六處古蹟建築!現場將規劃〈動力.火車-柴電工場〉、〈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氤氳時代-員工澡堂〉三個常設展;〈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無限的火車情-臺灣鐵道攝影家古仁榮〉、〈打開!組立工場〉三個特展,以及〈總辦公室〉、〈大禮堂的職工生活〉兩個現地展,以及特地為孩同們設計的「親子空間」。

不只透過古蹟修復及展覽策劃的脈絡,一次打開當年擔負臺灣發展的火車維修核心區、職工生活,以及鐵道所乘載的珍貴文化與記憶。 同時,貫穿園區南北長達335公尺的南北通道,將隨第一階段開館同步開放行人通行,不只能串聯市民大道與基隆路的步道機能,也可加強周邊生活機能連結,讓大眾不只能近距離感受園區內的古蹟建築群,亦可沿途眺望不同造型的工廠屋頂天際線變化。

常設展〈動力.火車-柴電工場〉規劃結合現代科技的「柴電劇場」,將設備恢復運作並搭配動畫,呈現牽引馬達裡的「電樞」檢修及保養流程。 圖/文化部提供
常設展〈動力.火車-柴電工場〉規劃結合現代科技的「柴電劇場」,將設備恢復運作並搭配動畫,呈現牽引馬達裡的「電樞」檢修及保養流程。 圖/文化部提供

常設展〈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 圖/文化部提供
常設展〈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 圖/文化部提供

現地展〈大禮堂的職工生活〉講述員工食堂歷史,以對照老照片將桌椅還原,並佈置餐點模型,呈現過去的用餐氛圍。 圖/文化部提供
現地展〈大禮堂的職工生活〉講述員工食堂歷史,以對照老照片將桌椅還原,並佈置餐點模型,呈現過去的用餐氛圍。 圖/文化部提供

現地展〈大禮堂的職工生活〉還原當年職工的餐食內容。 圖/文化部提供
現地展〈大禮堂的職工生活〉還原當年職工的餐食內容。 圖/文化部提供

糖鐵376號蒸汽機車、甘蔗車及巡道車是由收藏家戴勝堂捐贈,376號是鐵博入藏的第一輛蒸汽機車,由臺灣機械公司製造,經修復後將在鐵道博物館柴電工場常設性展出。 圖/文化部提供
糖鐵376號蒸汽機車、甘蔗車及巡道車是由收藏家戴勝堂捐贈,376號是鐵博入藏的第一輛蒸汽機車,由臺灣機械公司製造,經修復後將在鐵道博物館柴電工場常設性展出。 圖/文化部提供

亮點展區「柴電工場」〈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搶先看

車輛維修重心的「柴電工場」,除展示鐵博典藏修復的車輛及維修各階段的機具設備,並以圖、文、影音還原車輛維修情形,結合現代科技的「柴電劇場」更將設備恢復運作並搭配動畫,呈現牽引馬達裡的「電樞」檢修及保養流程。近年紅遍國內外的臺鐵便當也是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而現地展示的職工生活區,亦神還原當年職工用餐的食堂及餐食內容。

此外,南來北往的鐵道及火車記載著許多人的往事,也是許多創作中的重要場景,包含「臺灣電影新浪潮」時代開始大量以鐵道為場景的電影,因此特展〈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亦展出許多作家手稿及朗讀影音,其中也囊括文化部部長李遠(作家小野)〈黃牛慢走,火車快飛〉的手稿。

走訪其中,國家鐵道博物館修復的不只是古蹟建築、火車、維修機具等硬體設備,同時也保留了屬於臺灣在地的文化、歷史與記憶,無論是不是鐵道迷都值得走進園區感受這段古樸且迷人的來時路。

車輛維修重心的柴電工場,除展示鐵博典藏修復的車輛及維修各階段的機具設備,並以圖、文、影音還原車輛維修情形。 圖/文化部提供
車輛維修重心的柴電工場,除展示鐵博典藏修復的車輛及維修各階段的機具設備,並以圖、文、影音還原車輛維修情形。 圖/文化部提供

柴電劇場「柴電機車的運作」,結合實體車輛及動畫,讓觀眾深入了解驅使S212柴電機車運行的引擎、主發電機、牽引馬達等內部構件,環環相扣的運轉原理。 圖/文化部提供
柴電劇場「柴電機車的運作」,結合實體車輛及動畫,讓觀眾深入了解驅使S212柴電機車運行的引擎、主發電機、牽引馬達等內部構件,環環相扣的運轉原理。 圖/文化部提供

在柴電工場展區陳列的莒光號車廂,復原1970年新車初次亮相的藍白配色外觀,復古而高雅的車廂設計,引領民眾回到臺灣鐵道1970年代開始飛躍性變革的時代。 圖/文化部提供
在柴電工場展區陳列的莒光號車廂,復原1970年新車初次亮相的藍白配色外觀,復古而高雅的車廂設計,引領民眾回到臺灣鐵道1970年代開始飛躍性變革的時代。 圖/文化部提供

特展〈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將乘載著民眾鐵道記憶的日記、報導、電影、歌曲與常民生活物件,沿著臺灣鐵道發展的時間線鋪陳。 圖/文化部提供
特展〈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將乘載著民眾鐵道記憶的日記、報導、電影、歌曲與常民生活物件,沿著臺灣鐵道發展的時間線鋪陳。 圖/文化部提供

曾因李遠斷捨離要丟棄並對半撕毀的〈黃牛慢走,火車快飛〉手稿,後經修復已完全看不出撕毀痕跡,並成為〈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展品之一。 圖/文化部提供
曾因李遠斷捨離要丟棄並對半撕毀的〈黃牛慢走,火車快飛〉手稿,後經修復已完全看不出撕毀痕跡,並成為〈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展品之一。 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第一階段開館

開放時間:7月31日起,每週二至日09:30-17:00(每週一休館,農曆春節假期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地點:臺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

官網:https://www.nrm.gov.tw

相關新聞

信義、中山逛膩了嗎?到永康商圈走走吧~吃喝玩樂報你知

【FunTime小編群】台北只能逛中山、信義?今天讓小編帶逛永康商圈,跳脫中山、信義的固定行程,來一趟深入永康的散策路線,看看有哪些新開店必逛、老店必吃!

台北信義區化身「歐洲小鎮」!「台北歐洲冬季嘉年華」4天限定登場 66 大攤位×雙舞台×法國插畫家工作坊一次看

台北冬季最具人氣的歐風市集再升級!今年以「台北歐洲冬季嘉年華」之名回歸,活動將於 11 月 27 日至 11 月 30 日 在信義區「香堤大道廣場」與「信義威秀前廣場」盛大展開,規模較往年更擴大,不但串聯兩大場域,還集結 超過 66 個歐洲文化與特色攤位,從美食、手作到聖誕裝飾,一次打造最濃厚的城市冬季慶典氛圍。

基隆兩天一夜慢旅時光 山海之間的閱讀與呼吸

在山與海之間,登上基隆塔,看見港灣的晨昏與夜色;漫步文創書屋與傳統市場,細品時間的味道;夜裡,從燈火通明的廟口夜市,一路逛到凌晨的漁市。隔天,徜徉海風吹拂的和平島、腳踩千萬年歲月的岩石;遊賞色彩繽紛的港灣屋舍、記錄歷史的造船廠。兩天一夜的旅程,無論閱讀、散步、喝咖啡,或是傾聽浪濤與市井的聲音,都能找到喜歡的城市風景。

東北角冬日小旅行! 限量場「暖冬POT派對」親子放電&戀人微醺提案

在東北角的歲末時光裡,讓一鍋熱氣氤氳的火鍋,成為冬天最暖心的記憶,安排一天的遊程又或是可利用超划算「加購價」安排兩天的小旅行,精彩的活動內容、創意手作體驗、餐食安排,這些你都不用煩惱,人來就對囉!快邀請家人、戀人一起來參加!

板橋排隊名店!「最強爆餡紅豆餅」一顆才賣15元,「這2口味」想吃最好先預約

udn走跳美食/ PEKO の Simple Life 板橋車輪餅名店「太極鰲車輪餅」在地開業逾20年,口味多達30幾種,「最強爆餡」直接炸出來。人氣夯到提前預約,仍需等1~2小時,特別是芋頭及

來新北耶誕城肚子餓怎麼辦?幫你精選12間周邊必吃,絕對不能錯過!

每次來板橋,不管是約朋友、下班吃飯還是逛街補貨,總覺得這裡怎麼美食這麼多可以選!從車站周邊的火鍋、燒肉,到新埔站的小吃、居酒屋,甚至江子翠、府中商圈也都藏了不少厲害餐廳。不管你是想聚餐吃好料,還是想找平價小吃解嘴饞,這篇懶人包都幫你整理好了,肚子餓的時候就照著吃準沒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