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飲品摻入乾燥劑…顧客傻眼「吞了好幾顆」 衛生局出手了

高雄一名消費者在季洋咖啡購買一杯法芙娜榛果可可,喝到一半咬到脆物,原以為是榛果,直到發現沒有味道才吐出來,赫然發現是透明顆粒狀的乾燥劑,當場傻眼。衛生局稽查發現業者竟已將可可粉全數丟棄,仍依違法食安法裁罰6萬元以上罰鍰。
消費者在Threads發文,下班在苓雅區季洋咖啡吧購買一杯法芙娜榛果可可,咬到脆脆的東西,原以為是榛果,吞了幾顆下去,想想怎麼沒味道,吐出發現是透明的顆粒而且不少,才驚覺是乾燥劑。
消費者說,事後向業者反映,卻僅退錢處理,若身體不適再自行看醫生,完全沒有提到任何實質的道歉或補償,直呼處理態度草率。
業者回應,經查是巧克力包裝乾燥劑包破裂,才導致顆粒混入飲品,並強調依網路資訊乾燥劑屬無毒,提醒消費者若兩天內出現腸胃不適,應立即就醫,並再次表達歉意。
衛生局今天稽查,業者已完成食品業者登錄及投保產品責任險,現場檢視產品原料無異物。
業者表示,已接獲民眾反映販售產品內有異物,坦承為店內保鮮盒裝可可粉乾燥劑包破損導致,經發現後該罐可可粉已全數丟棄,目前未販售可可粉相關飲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暨同法第44條規定,裁罰6萬元以上罰鍰。
衛生局另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查察作業場所,於備製流程中未有防止交叉汙染措施等缺失,已責令業者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暨第44條規定,裁罰6萬元以上罰鍰。
衛生局呼籲,業者應依食安相關法規,加強設施設備維護、從業人員教育訓練及衛生管理,以維護消費者食的安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