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溢流口下切80公尺是「潰壩」 李鴻源:壩就是已經垮了、不見了

急開刀搶命!陸軍北測中心士官遭雲豹甲車撞傷「臟器受損」 軍方發聲

中職/不捨花蓮災情重創 李多慧捐30萬元:台灣就像是我的故鄉

1個海尼根綠瓶能使用25次! RGB計畫奪2025永續行動金獎

海尼根玻璃瓶現在最多能被重複使用25次。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玻璃瓶現在最多能被重複使用25次。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你手上的這瓶海尼根綠瓶,很可能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你眼前。透過 RGB(Returnable Green Bottle)可回收綠瓶計畫,這些啤酒瓶最多能被清洗、回收、重複使用25次,不僅延長瓶子的生命,也大幅減少一次性資源浪費。憑藉這項行動,海尼根台灣今年勇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展現品牌在地永續的堅定承諾。

作為唯一在台設廠的國際啤酒商,海尼根台灣推動RGB時並沒有現成模式可循,必須從製造到物流逐步建立逆物流系統,才能讓循環經濟真正落地。海尼根北亞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指出:「啤酒是我們的本業,永續是我們的本分。」因此,海尼根在過程中整合製造、物流、零售等環節,並針對痛點調整設備與流程,讓RGB計畫能在台灣持續擴展。

根據統計,新一代綠瓶採用70%回收玻璃製成,每年可減少約7,052公噸海運碳排;改用可重複使用的啤酒籃,取代110萬個紙箱,每年再減碳671公噸。目前RGB玻璃瓶回收率高達九成,顯示消費者對循環行動的積極參與。更進一步,海尼根還將回收玻璃再製成「永續星釀里程杯」,截至2025年已利用2.3公噸廢玻璃,讓循環經濟在日常中更具體。

展望未來,海尼根台灣將持續深化RGB計畫,縮短瓶裝循環週期、提升重複使用率,並優化物流透明度。同時推動消費者教育,呼應聯合國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並朝向2030淨零、2040全球淨零轉型邁進。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RGB可回收綠瓶計畫,勇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RGB可回收綠瓶計畫,勇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在台使用可重複使用啤酒籃,一年可取代110萬個傳統紙箱。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在台使用可重複使用啤酒籃,一年可取代110萬個傳統紙箱。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北亞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中)上台代表領獎。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海尼根北亞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中)上台代表領獎。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海尼根新一代綠色啤酒瓶,以 70% 回收玻璃製成。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海尼根新一代綠色啤酒瓶,以 70% 回收玻璃製成。圖/海尼根台灣提供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港無人機長洲送藥 1小時縮為20分鐘 明年首季擬試載人

嘉里大榮法說會/加速電商與跨境業務布局 強化專業物流商機

詹文男 X 吳國禎 5G加持 無人機顛覆物流新格局

影/物流聯結車違規駛入越堤道夾斷機車後輪 騎士右腳遭撞斷

相關新聞

台北嘉佩樂酒店「獨棟三層酒吧」開箱!五感俱足 三種獨特體驗

全台知名的奢華酒店品牌、也是台灣唯一的台北嘉佩樂酒店,全新開啟獨棟三層樓酒吧「The Glasshouse」,橫跨三個樓...

F1新加坡站迎來驚喜!格蘭菲迪X Aston Martin聯名威士忌登場

以「創新」與「挑戰極限」聞名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格蘭菲迪(Glenfiddich),再度端出重量級跨界合作。繼2024...

Super Junior利特代言!金門高粱×CHOYA桶陳新作 小7、全家同步預購

黑松公司攜手金門酒廠與日本第一梅酒品牌CHOYA,再次推出跨界新作「創世者×CHOYA桶陳金門高粱酒」,以特製梅酒橡木桶...

麥卡倫攜手英倫頂級茗茶JING Harmony系列第5版蜜蘭香茶韻引入茶香

全球單一麥芽威士忌領導品牌麥卡倫(The Macallan),再度以自然為靈感,推出Harmony系列第5版「蜜蘭香茶韻...

1個海尼根綠瓶能使用25次! RGB計畫奪2025永續行動金獎

你手上的這瓶海尼根綠瓶,很可能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你眼前。透過 RGB(Returnable Green Bottle)可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