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機場的「航站情緣」2009年起在美國就難複製

曾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拍攝的好萊塢電影「航站情緣」 (The Terminal)的原型人物,11月12日在法國戴高樂機場去世。這位曾因身份問題在機場滯留的伊朗難民,在機場住了18年之久。據聯邦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表示,美國海關自2009年起不允許沒有護照的旅客登陸,所以同樣的情況不會出現在美國。
這位去世時享年77歲的男子名叫Mehran Karimi Nasseri,因好萊塢導演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拍攝的影片「航站情緣」而變得家喻戶曉。該影片的前期拍攝是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完成,而其他一些主要場景也是在位於洛杉磯的環球影城拍攝完成。當時製片方還曾支付給Nasseri40萬美元以獲得該故事的授權,但是Nasseri並沒有因此而離開機場,而是繼續睡在機場的塑料長椅上。
據好萊塢華裔製片人Victor回憶,他多年前在戴高樂機場轉機時還特地打聽過此人,不過被機場工作人員告知他早已經不住機場了。
據悉,Nasseri於1988年被伊朗驅逐出境,因身上沒有護照而淪為機場難民。 1988年至2006年期間,他住在戴高樂機場一號航站樓的紅色塑料長椅上。但在2006年時因健康問題被送往醫院,後來住進巴黎療養院。戴高樂機場發言人表示,納瑟利於今年9月又再次回到戴高樂機場。
其實,Nasseri早在1999年就取得法國居留權,但那些在機場認識他的人說,他像一個無法在機場外生活的囚犯一般害怕離開。當時他的律師表示,Nasseri不想離開機場,他害怕離開。在航站樓居住的日子裡,他與機場的工作人員成了朋友,日常洗漱都用員工專用設施。平日他的主要活動就是觀察過往旅客,並且用日記方式記錄生活。
聯邦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言人Jaime Ruiz表示,在美國,根據2009年起實行的西半球旅行計劃( Western Hemisphere Travel Initiative)的條款規定,沒有護照的國際旅客不得登陸美國。所以同樣的案例不能在美國複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