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Google士林辦公室 海外最大AI硬體研發基地「3特色」一次看

Google正式啟用位於台北市士林的全新辦公室,不僅是Google在美國總部以外全球最大的AI基礎建設硬體研發基地,更以「山與雲」為整體設計核心概念,象徵台北被群山環繞的地理環境,以及Google Cloud的雲端核心技術。從以退役伺服器主機板打造的企業標誌,到飄散著茶香意象的員工餐廳,處處展現了Google深耕台灣、連結在地的決心。
走進接待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窗景與牆面上大大的Google Logo。走近仔細看,內部竟是由Google資料中心退役的伺服器主機板零件拼接而成,其中更包含台灣團隊參與開發的關鍵零組件。Logo外圍環繞的線條設計,則是模擬了台灣多山的等高線地理特徵,也似乎隱喻了台灣在全球AI運算中的核心地位。
Google對在地文化致敬的傳統,也體現在新辦公室的空間細節中,會議室特別以「龜山島」、「五峰旗瀑布」、「神農街」等台灣知名地標、景點來命名,更以直接音譯的方式標示,促進來自世界各地外籍同事的跨文化交流,開啟認識台灣之美的最佳契機。
新辦公室的員工餐廳這次則以「茶文化」為設計靈感,牆面紋理與空間佈置重現了台灣茶園的靜謐氛圍,而貫穿整棟建築的鐵道意象,則巧妙串聯起各個空間,為科技場域注入人文溫度。
在充滿人文氣息的設計背後,是Google強大的技術野心。Google Cloud平台研發總經理Greg Moore指出,Google台灣AI基礎建設研發中心的定位是打造完整研發樞紐,不同於傳統僅負責後端生產,台灣團隊從產品開發的第一天即深度參與,涵蓋早期架構規劃、設計、測試,一路延伸到產品交付後的技術支援。
「台灣團隊擁有獨特的優勢,從設計、驗證到製造,所有供應鏈環節都能在數小時車程內完成。」Greg強調,這種軟硬體與供應鏈的高度緊密結合,大幅縮短了開發週期。目前台灣團隊專注於最具挑戰性的「系統級整合」,將客製化晶片整合至主機板,並致力於解決AI基礎設施面臨的高功率配送與散熱難題。
新辦公室內部設有超過10座與美國總部規格同步的專業實驗室,讓Google的工程與供應鏈團隊,得以在研發出的產品部署到Google世界各地的資料中心和AI基礎建設之前,進行最嚴謹的測試、檢驗與優化。此外,新大樓也貫徹了Google的永續承諾,預計將降低12%的年度能源消耗及46%的用水量,甚至在進行高耗能的硬體測試時,將產生的熱能回收重複利用。
從2013年彰化資料中心啟用,到士林研發中心落成,Google在台灣的AI佈局已跨越10年,更確認了台灣在Google全球AI戰略的關鍵拼圖角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