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君雅小妹妹」結婚了!甜曬戴婚戒畫面 還有超萌陪嫁

香港查宏福苑維修貪污 今再拘捕八人累計破兩位數

只想花5百…他遭疲勞轟炸推銷砸23萬買保養品 台中這店被貼「消費警訊」

被遺忘的百年古道記憶! 「九九峰古道」考查之沒有道路、顯少人為活動 還會有什麼?

日期:2022/12/04

踏查範圍:台中霧峰峰谷-本雙溪嘴延南坑方向之水路上溯 [地圖]

6c948fbc9dc5a71fc3f09f41dd2cdf4f.png

前言

每次從地圖上看到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霧峰側時,內心都會冒出一個想法:「這種沒有道路也沒有任何人類活動的地方,不知道會有著什麼?」這個潛藏在心底很久的疑問促成了這次的踏查。然而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這趟踏查竟也意外發現一段百年前往返九九峰東西側的古道。本文討論的主題共分為兩個部份:
  • 實際踏查的紀錄
  • 古道的調查與考據
其中古道的調查與考據會是本文主要討論的內容。

實際踏查的紀錄

踏查路線基本上就是沿著峰谷的雙溪嘴走南坑水路往九九峰方向前進,細節請參閱[地圖]

下切溪床開始走約15分鐘就會看到河床土地公廟的遺跡,而不遠處就是往南北坑山方向的廢產業道路口,經過921地震後只能勉強看出路口痕跡。

fb18783e159bdc42016988bd454fbcc1.jpg

河床土地公廟沿著河床繼續前進,過了兩道攔沙壩後人為活動痕跡明顯減少,週邊有很多蝴蝶,小溪裡面也有很多小魚、青蛙與螃蟹。由於正值枯水期,行走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唯一比較惱人的是河床上那些種子長滿勾毛的植物,衣物會黏滿各種種子。

790092b605d82b433cd98a1be1cc99d7.jpg

不知道這是什麼動物的骨頭?值得一提的是河床沿路上,會看到稀稀落落的堆石矮牆出現在看起來不像是水道的地方,長度大約是2.5公尺,約莫有4、5處,無法確定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造物遺跡。

a9a0be7fcd0616ba7bfc9219c4b8381d.jpg

堆石矮牆?自然形成?當天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在接近九九峰山腳的地方休息並折返。在離開河床上切回產業道路時,我們遇到一位大哥。大哥是在地人,剛忙完事情在車邊休息時發現我們從河床邊鑽出來隨即出聲關心我們。在聽到我們是沿著河床向上踏查後,大哥興奮地表示沿著河床走曾經有一條可以走到雙冬還有福龜的路。

古道的調查與考據

根據大哥的敘述,這條路線有幾個特點,
  • 歷史悠久,是過去當地居民往來雙冬跟福龜常走的路,路程約兩個小時,比起往下走到峰谷國小客運到市區,再搭客運過去雙冬福龜還要快很多
  • 走到最上游處會經過一個「山壁間的夾縫」(類似一線天的感覺),從這邊翻過九九峰就可以往福龜
  • 農作物的運送並不會走這條(會送到峰谷國小然後由中盤運到街庄販售)
  • 大哥年輕時常走這條路到國姓的北山去找親戚
  • 直至921前還是有人在走,但震後狀態不明
綜合這些資訊,回去後我們開始翻閱各年代的地圖圖資,試圖從古地圖中找到這條路線存在的痕跡(主要以九九峰西側部份,也就是峰谷雙溪嘴→九九峰段為主,以下簡稱古道峰谷段),並整理如下表:
地圖圖資圖例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 / 1904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 1916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大正版) / 1921礫灘/乾溪
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 1921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陸地測量部) / 1924小徑
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 / 1944Track or Trail
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 1985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二版)/ 1992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三版)/ 1999小路
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NLSC】/ 2018OpenStreetMap魯地圖 Taiwan TOPO河川
由上表可以看出,這條古道峰谷段自1921年開始出現在地圖上,如下圖「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 1921」中雖然只能找到本雙溪嘴的圖資,但初步可以看到沿著河床有著「---」的圖例(即小徑),其中紅色標記為南北坑山,而藍色軌跡為這篇紀錄登南北坑山的路徑,用來作為現今路線與當時地圖之對照。a54c3a8b88a4861d7120e7e0a5ad5279.png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 1921

※為方便閱讀,以下之所有圖資的紅色標記都是南北坑山,而天藍色軌跡是另外一條登南北坑山的路徑。下圖「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陸地測量部) / 1924」中更可以看出以「---」標記的小徑一直延伸到南北坑山之南方。

9e83b93c10b206d7a9adea526c6aa347.png

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陸地測量部) / 1924在1921年前,古道峰谷段在地圖上的標記都是「...」(即礫灘/乾溪),如下兩張圖。可能當時這條路線尚未形成,也有可能是因為測繪精度的關係沒有標記出來,總之,這部份有待更多的資訊/史料來釐清古道的歷史。

ef23c7462793a35704c9a34e9f572c83.png

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 191646a9ffd6422ceb78da435de9d548b00e.png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大正版) / 1921基本上從1921年之後直到震前,古道峰谷段都有出現在地圖圖資中,從下圖「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 1985」中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古道峰谷段、雙冬段、福龜段的存在痕跡。

a775f0b4098ef1c189c0f7b117c00a49.png

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1989年若我們將大哥的敘述與震前的等高線地勢對照,可以約略推想出當年古道的完整路徑,如下圖所示。

948ae57b41d72f601dd15144eed65b55.png

古道推想路徑

結論

這段旅程從原本只是單純去踏查,延伸到一段幾乎被遺忘的百年古道記憶,過程中的收穫遠遠超出一開始的期待,我想這也是一種探險的樂趣吧。另外,在查找資料時,我們也注意到霧峰區公所的歷史沿革中有這段敘述:萬斗六:今本區萬豐,舊正,峰谷,六股等里地名由來於昔為洪雅平埔族(Hoanya)萬斗六社之所在地而得名。

雍正13年,漢人移民在此附近開拓,並設隘防番侵害。乾隆53年設屯番之制,撥予北投小屯,做為養贍埔地,所屬貓羅社屯丁四十五名。道光3年(1823年),萬斗六社,北投社,岸西社,阿里史社,南北大肚社族人遷入埔里,為中部平埔族大規模入墾埔社之嚆矢。從峰谷越過九九峰應是前往埔里距離最短的路線,不知道當時居住在這邊的萬斗六社,是不是也是沿著這條古道大舉移入埔里盆地呢?如果是,或許這段古道的歷史會比目前史料上能追溯的時間來的更久,現在也只能憑想像來懷想當時眾多族人走在古道上大遷徙的光景。至於古道的現況(包含雙冬段、福龜段)則有待更專業的有志之士來勘查,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發掘出更多消失的歷史記憶。

古道 北投 客運

延伸閱讀

汐止漫遊!一次出發展望絕佳的五指山、梅花山、雙溪溝古道

日韓人士走訪談蘭古道 侯友宜盼古道串起國際友誼橋梁

賽事心得/福爾摩沙古道越野賽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跳上火車公車來一趟「獅猿縱走」, 探訪獅山古道與週邊步道

相關新聞

歡慶雙十!來趟秋日森林慢旅 12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半票優惠入園」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保育署)轄管太平山、內洞、滿月圓、東眼山、拉拉山、大雪山、八仙山、阿里山、墾丁、雙流、知本、池南等12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國慶連假期間(10/10

台中大坑眺景秘境開箱! 登山必遊「大坑5號步道」感受雲霧繚繞風情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台中市大坑5號山陵縱走步道海拔介於595至859公尺之間,串聯大坑1號、2號、3號及4號登山步道,沿著步道行走可見山巒起伏,讓心情豁然開朗。 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觀旅

步道浪漫魅力! 體驗大坑特色主題步道 「愛戀」Q版插畫、漫遊「仙境」打卡趣

大坑風景區素有台中後花園的美名,其腹地廣大,橫跨群山,登山步道群內14條步道各有不同風采。為強化各條步道特色,台中市政府自2021年起推動「一步道,一特色」優化工程,首先完成7號「藥用植物步道」,廣受

視覺系登山人不可錯過!屏步青雲路線-德文山(觀望山) 易親近又高CP值的好山

udn走跳旅遊/布魯 德文山又名觀望山,是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守護山,雖然海拔才1245公尺,但不論遠觀巍峨聳立的山容,或從山頂俯瞰屏北平原的綠野平疇,或與週邊群山睥睨相望,都可以感受到德文

都四訪了!苗栗「馬那邦山」 眼前美景令人永生難忘

《四訪苗栗的花果山 - 小百岳#037 馬那邦山、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回首前塵往事】 馬那邦山有三處登山口:東興村的兩處登山口為南線/天然湖線的天然湖登山口、北線/東興線的上湖登山口,以及泰安鄉細

重中之重是「神木群」!一線之遙北雨南晴 千年扁柏的神祕綠色能量

接駁車離開新竹不久,開始下起雨來。一路到宜蘭太平沒停過,看起來也不會停。711停下,心情還是非常猶豫。到底是要改行程?還是怎樣的天人交戰! 小雨沒有想要停下的意思,在這種狀況下爬山只是自虐。繼續往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