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神木爺爺!被遺忘的水山支線鐵道+拉拉喀斯巨木群 一窺神秘谷和瀑布景緻

原有伐木時期的林場鐵道,目前已所剩不多曾上網查過資料發現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水山步道(水山線),原為香雪山線,與日治時期的水山線不同水山線完工於1931年,由沼平至兒玉(自忠),後續再延伸至新高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修築的鐵道水山線抵達自忠後,再開條支線往西南延伸5.2K,為水山支線(星岡線)1977年廢棄後,部分鐵道重新整理,也就是現在的特富野古道加上目前是枯水期,可以順遊拉拉喀斯巨木群一個O型路線開啟我年節的渡假模式

★參加成員:小田

★入園證:不用

★入山證:不用

GPX航跡

註:此路線為非傳統路線,需會使用離線地圖再行前往

★行程總覽

D1 12:22 特富野古道南端入口→13:27 特富野古道3.7k處叉路口→13:49 倒木群→14:03 水泥槽→14:15 高架木橋→14:23 高架木橋→14:36 左轉高繞→14:49 乾溪溝→14:54 木製界標→15:10 帆布工寮

D2 08:00 出發→08:57 叉路口→09:39 神秘谷叉路→10:06 拉拉喀斯31號巨木→10:24 拉拉喀斯4號巨木→10:49 拉拉喀斯16號巨木(拉拉喀斯神木)→11:17 拉拉喀斯6號巨木→11:23 拉拉喀斯5號巨木→11:35 林道叉路口→11:56 特富野叉路口→12:02 特富野古道南端入口

以下為圖文敘述

D1 12:22 特富野古道南端入口

特富野古道重新開放後,正逢過年期間,人潮比想像中的多

c818451f6dfd1107c5da02a765eb46e8.jpg

大家看我揹重裝走古道,以為我在進行什麼特訓之類的

e7eea68b632da072779a7cda0d25a1b9.jpg

13:27 特富野古道3.7k處叉路口

水山支線部份鐵軌由特富野古道從北端入口(自忠)開始經重新整理後,到3.7K處都是平緩腰繞的路段有大平台跟座位區,讓遊客可以休憩用

e275b443bc817cf13122f72a593639f5.jpg

左轉往自忠方向 (特富野古道北端入口)

46373200cac79794936d3acee29678ae.jpg

右轉往水山支線 (順著鐵軌走)

3c9fbb4eb432f88f6512cee5a01d59ae.jpg

繼續沿著鐵道前進

e1305474b3e2da7172846b03f4546d8e.jpg

走沒多久就看到一個告示牌

48ccae6003989cc100634bc316fd1694.jpg

遇到一段枕木已崩壞的鐵軌

363a35c537625daaa9a108a0caa95fe3.jpg

水山支線完工至今已將近百年歷史還能看到完整的鐵軌實在不簡單

7d94ac42f0f8c8cb9a0c861e02784033.jpg

開始出現高架木橋

217744d4743be61462cd26367a9c4d72.jpg

9ce7b1742c89f309d2265a929066fea8.jpg

木材崩壞後,只剩下懸空的鐵道

efdabe7381d53f4e8270f1ca019e0d8a.jpg

487af966c53e7007b45ea378b08af069.jpg

ea1cf55658b116bcfdaec415be28a4c1.jpg

鐵軌的接縫處

ca2006c3b3afede2a70b48613b070772.jpg

高架木橋已下陷

77f980203f6457e0c643f4b185b6fc8c.jpg

有部份路段的崩塌處,都有前輩架繩,看來近期應該有不少人來探訪

46b2487597fd9df0843ea1549b7d4297.jpg

13:49 倒木群

倒木直接横躺在路上,看來只能用鑽的過去了

7aae04518356bd33b94ef2a8aafa0aff.jpg

鐵道沿著山壁而行,以前建造的工人,無非還要具有飛簷走壁的能力,但我相信傷亡肯定也是不少

ff81609eaf654c9171852b190594d00b.jpg

兩旁都是柳杉人工林

4cd9afd5f25c33fb67b520462b675607.jpg

14:03 水泥槽

鐵軌右側有個水泥槽,其作用是「防火水槽」也就是當時的鐵路消防栓的概念那要用什麼滅火?以前蒸汽火車通過後,都會有位身揹帆布水袋的消防員,手持銅製水槍,負責撲滅可能的火源

f1ca4553e4da5ee51109f1fe8ca2da41.jpg

有不少的民國產物,被山友拿來排了些字,但我看不懂,哈哈哈

ab706d8f8411c38cd99d9bd77e627118.jpg

散彈槍殼

eba30e2a64b0ca701cee02f8a0a9fadb.jpg

可愛的小紅鞋

c0c18053da57785d8fb963132445e5b3.jpg

廢棄的離合器軸承

b5f03c742b41777bfc50ea0f1b5f59b2.jpg

14:15 高架木橋

水山支線會經過特富野溪上游,必須通過大大小小的溪溝只能用高架木橋來克服地形

797d06ffcd0bf41acd12469eb248c41e.jpg

因木橋在火車行駛通過時會受到極大的壓力與搖晃加上強風,雨水,地震等天然災害的發生因此搭建木橋時對強度的問題都要精密計算為了確保木橋的安全性,木料的選擇會以扁柏與紅檜等一級木為佳近百年歷史的高架木橋,還能保持的如此完整,實在不易

3509e1bf9647bd630765cfa1eadce5e3.jpg

6ec8100a738769cba15acc29fa051171.jpg

一整排倒塌的柳杉,再經過幾次風災的考驗,不曉得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32d3fb37aed4a84a55e34223535ea548.jpg

14:23 高架木橋

第二段高架木橋,這段也是高度最高的一段,目測約有3層樓高不過鐵軌已被倒木壓著,希望它能撐住啊

388457967778245a241a78b3cc15ef68.jpg

親眼能見證台灣在日治時期的伐木歷史,內心股莫名的感動,有如身入其境看著木橋,鐵道,溪水,想像過去這裡有火車來來往往有鳴笛聲、伐木機具聲、有樹木倒落聲,工人們閒話家常雖然已不再復有,但曾經的榮景是能夠想像的活生生的歷史教材,再經過多少年後不曉得還有多少人記得它的樣子

7338ef8fcf5ae22123a257e6c65427f2.jpg

高架木橋無法直接通過,都必須下切溪溝繞道經過

25307015c5b381531f1590a7b227ab70.jpg

2007d05e7789d3fe83cb95154ee232e2.jpg

旁邊發現一顆礙子跟水壺以及瓷器碎片

d1747fc82574111cdef60c38171f4aca.jpg

ca7094b03cb680e46187ecadabcec743.jpg

14:36 左轉高繞前方有大崩塌,左轉高繞通過

c6c071eb22a8a81dc2bb34e295a6d0bd.jpg

感謝架繩的前輩們,看起都滿新的,應該是近期才用的

28d2b6005edb92c85b685da9cd9634a0.jpg

14:49 乾溪溝

枯水期的10米乾瀑

54c2349fcca729cd2fe14ed35e83275a.jpg

8bf27ca49d45dcbaf295e692e2d9ea1f.jpg

這段稍微危險一點,邊坡比較鬆軟跟濕滑,小心快速通過即可

f591584cb50385707e65f111a1510aed.jpg

3f00558e652a0067eb94287b5f034fdb.jpg

14:54 木製界標

已經看不出來字樣的標示木牌

66d83772d63fbbfa9b238c831a488e12.jpg

台灣政府接手後所設立的林班地界標僅看出來寫說「某某區第34林班B小班」

54c3180f7f7f332f8501d30748435a67.jpg

另一面則是寫「台二一五號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85011b7e5e3ee6e7d7f72cdc1a39fc01.jpg

再經過一處小溪溝

e323d7800beedd4ebf9d27d55019e6b9.jpg

faf6d954fb0065f5a1e70f9fd2644e0b.jpg

894b369d1a5c9f05b387b79a8f4edb0c.jpg

15:10 帆布工寮

看來像是山老鼠搭設的工寮,還有接水管把溪水引流過來,今晚就在這邊過夜當水富翁了

b94b0c086978ece023618715218b11dd.jpg

e511742ab49fc19d4575e13609a783a1.jpg

D2 08:00 出發

早晨霧氣未散,不過睡在柳杉林中,帳篷沒有反潮,就很棒了

cae77c63a0bc17ce1ed0fc98cba197a0.jpg

被砍伐的樹頭,竟然可以連根拔起,滾落到溪溝中,果然不能輕乎大自然的力量

8c51abd35de2baa993d9173779c63ae0.jpg

越往裡面走,鐵道損壞的部份也越來越多

fbd9d350f3e77894ca64c05c85368155.jpg

發現一些零件,有輪軸、固定器、鋼纜

783a8205d221c627a38345689a7b5716.jpg

1e4966f4af9f077f6b12be477dff4459.jpg

5b6712485f8c8dd991dc45e83308f16a.jpg

後半段已不見鐵軌,以木馬道為主可以見到整個木馬道架構,兩旁用木材以井字堆砌而成,中間用鋼條加以固定下方用大石塊把底部空間填滿,以利做好排水,不會造成地基流失

201b5a70065a2e912e46e5469ffe00c1.jpg

14fd0195eec22f297adb58c7932b13c4.jpg

無意間發現後方的倒木,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眼睛呢

b0f531c6984bbe1cb85ce603289894d8.jpg

日本人當初在建造鐵路時,連邊坡的水土保持,避免大雨沖刷造成鐵道損壞,規劃的相當縝密

7d3864ee9bc5242e97e3a5755fa3321b.jpg

98e4e960dc94be82cac362ae3cb5f21b.jpg

一層層的土石已經快把木馬道掩蓋起來,若沒發現木材或鐵釘,真看不出來

cefc9cdf3c44d0191095f8e661259625.jpg

經過這段後就是叉路口了

6a675761c4b977ca3b87161f4093cb6e.jpg

08:57 叉路口

新做的指標,感謝山友無私的付出

f8302e59b8cf9dc7214fe782448661de.jpg左轉往上,是通往北霞山

66a15f60e5a94a73b940cf03706668de.jpg

右轉往下,是往拉拉喀斯巨木群的方向

96ce87cf73e75f8b587053cae66acdc2.jpg

疑似腳踏板的零件

dc54f656d9fd19e8bba89dba67320d72.jpg

旁邊有放置幾根木材,像是拿來可以汰換使用的

18a00e01f71a83e47c5edb5ea6587795.jpg

地上的枕木一根一根的,依舊還仍然看的清楚,好奇的我沿著直走下去看看還有什麼

2ead67087b7e64cccde28d0e042703a9.jpg

路變窄後,不見枕木的蹤跡,看來這邊應該是水山支線的終點了

d2661dd9be29fc4e6323132cf75601dd.jpg

09:39 神秘谷叉路

順著稜線往下走30秒,就可以欣賞神秘谷跟瀑布的外觀

eb4c548587c58be62056df7cdb225a69.jpg

拉近看看神秘谷谷口,至少有百米高但不曉得往內走有多深,可惜目前是枯水期,不然應該會是個壯觀的大瀑布滿

89b67e18d5c21ea57bcdbf8bb577d533.jpg

10:06 拉拉喀斯31號巨木

哇! 好巨大的紅檜,只能仰望看著你的樣子,深深的擁抱神木爺爺,傾聽內心的聲音原來在你身旁,顯得如此的渺小,你擁有的是對這片土地數百數千年的記憶而我只想把握當下與你相遇的時間

9b925945d1476b844606ec3b3e6fd60e.jpg

10:24 拉拉喀斯4號巨木

如果是直接來看巨木群可以走O型但因為我是直接沿稜線而下所以我採原路來回看拉拉喀斯4號巨木再回到31號叉路口

1d63cfbd8e90248fed4df749e5d80bd6.jpg

這段下坡直下就會見到拉拉喀斯神木的真面目

5ad5429152dbfdeb2615660b03fb71d7.jpg

10:49 拉拉喀斯16號巨木(拉拉喀斯神木)

這一面看到拉拉喀斯神木以為是連體嬰,但這樣看就覺得非常大了

c78272f61cae7603547c77386a2d3c69.jpg

繞到下方從另一個角度看,嘆為觀止啊拉拉喀斯神木目測,我猜可能要將近20個人左右才能圍繞起來據說樹圍僅次於大安溪神木,真的好~~~大位置又剛好座落在特富野溪旁,想前往親眼目睹,只能趁枯水期前往較為安全

8d50778cc604e1a801d2bf0dc3eb167c.jpg

過溪後,會沿著溪的右岸行進

b45e8437fa7f72a0b105b86353fd633e.jpg

水道看起來滿寬的,說是枯水期限定,不是沒有原因的說

28a644d5670be11c6e760568bcc7d866.jpg

到了拉拉喀斯6號神木的叉路口

82abdcc92b4656cb9c5730f6f4c598f4.jpg

11:17 拉拉喀斯6號神木

4a16a7c514b9629ac5250a31b96e1117.jpg

11:23 拉拉喀斯5號神木

瞧瞧它的外形,如此纖細筆挺,表面光滑,難怪山友們都取名叫這棵為「林志玲神木」

abdf99a1831226a1482e6228aa49abac.jpg

拉拉喀斯5號神木叉路口,有一處獵寮,四處都有駁坎堆砌而成的平台,疑似當地鄒族的舊部落

3cd4b94da37499ed44e5908987fbd16a.jpg

11:35 林道叉路口

若要來拉拉喀斯巨木群走O型路線,此叉路口為起點,而我剛剛是從左邊出來的

4ca62a7000095b2586a5b2285e8046df.jpg

11:56 特富野叉路口

回到產業道路了,左邊往特富野南端入口,右邊則是往拉拉喀斯不過拉拉喀斯林道目前是禁止車輛進入,只能用步行的方式進入

b1f904d15acaae252cb0426cd19cb182.jpg

12:02 特富野南端入口

7def617d45ae329996e06e501d87c590.jpg

Instagram:楊小田

站上山頂那刻起深深愛上山林生活不再讓恐懼與無知限制自己的視野

神木 古道 阿里山

延伸閱讀

黑拉拉「送去洗澡後全身長滿白毛」!飼主傻眼要美容師踹共 到現場瞬間懂了

路人撿到「走失警犬寶寶」秒送回派出所!領犬員一查所有人傻了:所內沒養這隻狗

狗肉攤拉拉狂搖尾巴求救!男子對到眼心軟幫贖身 牠確定死裡逃生才敢閉眼

警犬等交接等成苦瓜!見同事來輪班「瞬間變臉起飛」爽笑停不下來:下班啦

相關新聞

悠活森鄰/走進圓山「森林方舟」遠眺山河美景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說到台北,你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101、士林夜市,或是滿滿人潮的西門町。但其實,在城市喧囂的背後,藏著一處融合軍事歷史及自然與豐富文化的綠色空間-圓山風景區。 圓山山腳

新北微笑山線縱走 暑假山林健行「集章送限量好禮」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年暑假隆重推出「微笑山線縱走尋寶集章任務」活動,2025/07/01-2026/04/30活動結合數位科技與實體步道體驗,邀請走進新北山林上線尋寶石集徽章

2025阿里山健行必去路線:眠月線、特富野古道指南

想挑戰眠月線還是漫步特富野古道?本篇帶你深入解析阿里山兩大人氣健行路線,附入山申請教學、二日玩法、順遊景點與包車攻略,走得精彩也玩得輕鬆!

陽明山不只海芋、繡球花!瀑布就在你腳下 朝聖最新「草山觀瀑吊橋」 還有「3處活動平台」新開放

陽明山秘境清單擴列!北投「猴崁古道」完成修整後再度開放,更新設立了「草山觀瀑吊橋」及3處活動平台,值得山友或愛親山親水者到訪一探究竟。

一日陽明山火山旅行! 「小油坑、箭竹林、陽明溪畔步道、竹子湖」火山壯闊美景太吸睛

跟著 CJ夫人愛度假 於 2024-07-10 的旅遊回憶一起出發吧!總共為期 1 天,一共去了 7 個景點,其中包含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小油坑、箭竹林步道。今天的天氣很晴朗,從小油坑步道,往竹子湖而行。這是一條從火山壯闊地景到火山土壤孕育湖田的景觀路線,途中景色有火山、草坡、古橋、水道、湖田、花海,以及來去自如、或飛或跳的陽明山小小居民相伴左右,全程走完,就能看見古老火山群地究竟是如何從荒地變成良田,堪稱一部火山演進史的徒步縮影。你也迫不及待看看來自荒脊之地的地球能量,再到一路迎著萬物富饒、欣欣向榮陽明山景色了嗎?收拾背包,一起出發吧!

今年深秋要去!回顧「大白山/蘭崁山」北攀 美景令人快門按不停

精彩對決 : 「漫山秋芒」 vs 「台灣水青岡」深秋最美的顏色 , 屬於我們の秘密基地因為你 , 我遇見「不可思議」 心傳心 , 山養山相聚, 是為了下一座山的繼續 最近比較「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