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第2大富豪換人做!他受惠晶片銷陸 擠下祖克柏身家飆破7.4兆

網紅「鳳梨」嘉義市區遭連開9槍 歹徒逃逸中

肘窩一片瘀青…父見調查報告哭著道歉 被迫抽血生控:台師大不斷欺騙

稜線好風景!台中北屯「大坑3號登山步道」 圓木相思棧道與樹型優美台灣五葉松

20230219_110340.jpg

位在台中市北屯的大坑風景區, 有台中的後花園美稱周末假日, 會有不少同好, 家庭, 攜家帶眷來踏青健身, 最為知名的有1-10號,3-1, 5-1, 共計12條步道。 其中1-5, 5-1, 及10號步道, 比較具有挑戰性, 適合平常有在運動的人而6-9 及9-1 則屬於親民路線。 稍有挑戰性的1-5號及 5-1號步道, 其特色是以圓木相思棧道鋪設而成以台灣的步道型態來說, 算是少見, 因此相當吸引山友來嘗試。 即便如此, 每段步道距離不一之外, 風景也有所不同。 大坑三號步道總長1.3K 沿著山稜線建置, 樹木比較少, 夏日來要多留意防曬及補充水分。 時序來到初春, 雖然有時還是有些涼意, 但只要不下雨都很適合到山上走走這天路線: 大坑三號步道停車場➨3號步道登山口➨3號步道1.3K終點處➨大坑5號步道至黑松亭➨3號步道1.3K終點處➨3號步道登山口➨大坑三號步道停車場

大坑3號步道 相簿

20230219_110347.jpg

從台中出發, 經大坑圓環右轉橫坑巷,再經連坑巷左轉,就來到3號步道停車場粗略估計可停下20台上下的汽車, 若是騎機車, 也可以一路騎到登山口可以少走約0.7K的距離停車場旁有2間流動廁所可使用。

20230219_110402.jpg

停車場旁有大坑登山步道的導覽圖

20230219_110657.jpg

約1-200公尺來到3號步道公共運輸的候車亭

20230219_110658.jpg

一旁有巨幅的導覽圖。

20230219_110851.jpg

20230219_110852.jpg

20230219_111404.jpg

11:14 再沿著候車亭右側的產業道路約步行0.5K就來到3號步道登山口一開始的木棧階梯。

20230219_111526.jpg

11:15 0.1K前的大圓石鋪設的步道

20230219_111734.jpg

11:17 3號步道, 共計1.3K 每0.1K 設置了距離樁 標示很清楚

20230219_111827.jpg

11:18 步道上還設置了急救箱, 有備無患。

20230219_112503.jpg

20230219_113131.jpg

11:31 小吊橋。 不知是不是休了三周, 還是起走時腳步稍快忽然有些頭暈, 不得不讓自己先休息緩一緩然後腦袋裡出現了問號: 都已經爬了谷關七雄, 而且也不是第一次走大坑的圓木棧道??所以每一次的山行, 不是妳爬過甚麼高山就不會有狀況, 真的不能輕忽。

20230219_113514.jpg

11:35 雖然尚未開出綠葉, 藍天下的枝葉也頗有美感。

20230219_114127.jpg

11:41 0.3K , 幸好發現稍有不適, 就先停下來緩一緩後, 得以繼續前進。

20230219_114204.jpg

20230219_114303.jpg

20230219_114437.jpg

11:14 稜線上的天空相當透藍乾淨。

20230219_114539.jpg11:45 0.4K

20230219_114802.jpg

11:48 主線的3號步道, 在過了0.4K不久, 接上右側的3-1號步道印象中是修建不久, 步道終點是接續4號步道

20230219_115152.jpg

20230219_115521.jpg

20230219_120234.jpg

12:02 1.3K的距離, 部分路段的陡坡較大要很專注踩踏。

20230219_120559.jpg

20230219_120806.jpg

12:08 0.8K的距離樁旁設置了木座椅, 也因起走時短暫的不舒適, 也讓自己在這裡小歇一下

20230219_121620.jpg

20230219_122137.jpg

12:21 走了1.0K了

20230219_122152.jpg

20230219_122241.jpg

12:22 一小段的土石路

20230219_123214.jpg

12:32 個人覺得最後的0.2K 步道最陡, 看起來約有60-70度的陡坡?而且圓木棧道鋪設大小/間距不一, 平衡力 、 專注力 、 協調性....都要顧及有挑戰....也有些趣味性。

20230219_123744.jpg

12:37 大坑3號登山步道終點處。

20230219_123913.jpg

12:39 右側接續頭嵙亭 左側則前往大坑5號步道

20230219_124009.jpg

12:40 雖然晴天, 天空有些霧霾

20230219_124258.jpg

12:42 我則從3號步道的終點處, 右轉小走一段來到台灣五葉松處

20230219_124408.jpg

20230219_124418.jpg

12:44 從這裡到頭嵙亭約0.2K 解說牌處剛好有張木椅, 直接在這裡休息吃午餐

20230219_132404.jpg

五葉松原產台灣中、高海拔山區的向陽坡地上。樹高可達30m,樹皮灰黑色,質地粗糙,老皮縱列裂為鱗片狀。枝平展或向上斜伸,天然樹冠圓錐形呈 南北縱向 五號與五之一號步道 上, 就有 許多棵頗有歷史的五葉松

20230219_132528.jpg

13:25 解說牌上並沒有詳述眼前這顆巨碩的五葉松樹齡, 不知是否有數百年的歷史?? 沿著枝幹向上開展的樹型相當優美, 樹下午餐的我時不時抬頭欣賞很是愜意。

20230219_133107.jpg

13:31 大約休息近40分鐘後, 原路返程

20230219_134729.jpg

20230219_135329.jpg

20230219_135920.jpg

20230219_140731.jpg

14:07 經過休息後, 起走時的不適緩解, 下山的步履也輕鬆許多沿途會遇上上山的山友, 互相打打招呼, 但偶而會有耳語聲傳來: 又是圓木棧道??......ㄟ...山友出發前不知, 整段3號步道幾乎都是圓木相思棧道舖設的嗎??

20230219_141303.jpg

14:13 回到登山口前的木棧階梯。

20230219_141508.jpg

14:15 回到3號步道登山口, 再踢產業道路回到停車場。

20230219_141509.jpg

大坑1-5, 5-1相思圓木步道群,路跡清楚, 無迷路之餘每段橫向步道, 都可以接上5號步道或是頭嵙山可以依據個人的體力做評估真的是練腳力的好地方 ^.^

文章出處

城市漫遊。 gina

登山 步道 吊橋

延伸閱讀

迎接原民運 奇萊山登山口引燃太魯閣族聖火

「谷關七雄」挑戰一日單攻!決心一次集完7座山,總結心得:真的很累

雲嘉南高雄17條步道登山口 嘉義林管處放置愛心竹杖自由取用

登山接駁車摔落郡大林道 田姓司機身亡、7人輕重傷

相關新聞

新北微笑山線縱走 暑假山林健行「集章送限量好禮」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年暑假隆重推出「微笑山線縱走尋寶集章任務」活動,2025/07/01-2026/04/30活動結合數位科技與實體步道體驗,邀請走進新北山林上線尋寶石集徽章

2025阿里山健行必去路線:眠月線、特富野古道指南

想挑戰眠月線還是漫步特富野古道?本篇帶你深入解析阿里山兩大人氣健行路線,附入山申請教學、二日玩法、順遊景點與包車攻略,走得精彩也玩得輕鬆!

陽明山不只海芋、繡球花!瀑布就在你腳下 朝聖最新「草山觀瀑吊橋」 還有「3處活動平台」新開放

陽明山秘境清單擴列!北投「猴崁古道」完成修整後再度開放,更新設立了「草山觀瀑吊橋」及3處活動平台,值得山友或愛親山親水者到訪一探究竟。

一日陽明山火山旅行! 「小油坑、箭竹林、陽明溪畔步道、竹子湖」火山壯闊美景太吸睛

跟著 CJ夫人愛度假 於 2024-07-10 的旅遊回憶一起出發吧!總共為期 1 天,一共去了 7 個景點,其中包含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小油坑、箭竹林步道。今天的天氣很晴朗,從小油坑步道,往竹子湖而行。這是一條從火山壯闊地景到火山土壤孕育湖田的景觀路線,途中景色有火山、草坡、古橋、水道、湖田、花海,以及來去自如、或飛或跳的陽明山小小居民相伴左右,全程走完,就能看見古老火山群地究竟是如何從荒地變成良田,堪稱一部火山演進史的徒步縮影。你也迫不及待看看來自荒脊之地的地球能量,再到一路迎著萬物富饒、欣欣向榮陽明山景色了嗎?收拾背包,一起出發吧!

今年深秋要去!回顧「大白山/蘭崁山」北攀 美景令人快門按不停

精彩對決 : 「漫山秋芒」 vs 「台灣水青岡」深秋最美的顏色 , 屬於我們の秘密基地因為你 , 我遇見「不可思議」 心傳心 , 山養山相聚, 是為了下一座山的繼續 最近比較「芒

小橋流水人家!紫明溪步道、蒸氣氤氳的硫磺谷 走一趟令人心滿意足

【陽明山系】紫明溪步道、蒸氣氤氳的硫磺谷 紫明溪步道 紫明溪步道位在陽明書屋的附近,據說有個溫泉露頭,懷著好奇心今天下午就來走走看。入口在氣象站的附近,從山上聊的岔路進去,就能看到步道入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