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2死30失聯28傷」 洩出湖水估達6千萬公噸

棒球亞錦賽/超強!中華隊10比0提前7局扣倒南韓 分組第一晉級複賽

獨/新青安鬆綁房貸水龍頭9月開多大?行庫最新數據透露3訊息

500盤2025/謝文獲「持續創新獎」 近50年廚藝持續引領中餐創新

謝文獲頒「持續創新獎」但無法親自出席,領獎代表Krystal(圖右)從香港大班樓創辦人葉一南手中接過獎盤。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謝文獲頒「持續創新獎」但無法親自出席,領獎代表Krystal(圖右)從香港大班樓創辦人葉一南手中接過獎盤。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第五屆500盤名單揭曉,除了50位評審勾勒出的過去一年台灣飲食風貌外,《500輯》團隊亦深入發掘餐廳與廚人在創新、食材、品質與突破等各領域的付出與貢獻,頒發出13大特別獎,包含:「年度主廚獎」、「未來之星獎」、「新味綻放獎」、「年度躍進獎(共兩名)」、「持續創新獎」、「最佳服務團隊獎」、「麥卡倫風格新生獎」、「inline AI熱搜餐廳獎」、「新光三越饕客獎」、「永續餐廳獎」、「永續風範獎」及「風土之味獎」等。

獲得「持續創新獎」的謝文,師承香港「福臨門」,擁有近50年廚藝資歷,精通粵菜並融合多元菜系及現代創新思維,持續引領中餐創新並培育後進。

謝文獲頒「持續創新獎」但無法親自出席,由「貳零捌公館」Krystal代表領獎。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謝文獲頒「持續創新獎」但無法親自出席,由「貳零捌公館」Krystal代表領獎。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謝文的私廚餐廳「貳零捌公館」也是第五屆500盤的三盤得主,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偏愛「生炒臘味糯米飯」,她形容「吃了感覺非常涮嘴,糯米飯既Q彈又有嚼勁,忍不住想要一口接一口」;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選了「龍眼木煙燻叉燒」,認為「龍眼木為叉燒賦予獨特的靈魂,煙燻香味緩緩擴散,令人回味無窮」;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創辦人馮亞敏則喜歡「脆皮黑棕鵝」,「鵝皮烤得帶點焦糖色澤,油脂平衡不油膩,肉質帶汁且脆香,視覺和味覺都極具張力」。

謝文在收到獲獎訊息與邀請時非常開心,但因有私人行程無法親自領獎,特別交代一定要有人代表出席。「貳零捌公館」領獎代表Krystal表示:「感謝大家的肯定,未來會繼續努力」,她說「貳零捌公館」上個月開了第二家分店,目前也是預訂全滿、一位難求,會盡力安排消化,讓更多饕客能夠前來。

點此看【第五屆500盤】完整得獎名單

●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 500盤2025全台Google地圖:https://reurl.cc/pY2XZQ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500盤2025/美食評論家高琹雯:500盤累積了台灣餐飲的大數據

500盤2025/作家韓良憶:500盤帶來多元的、非固定的美食品味

500盤2025/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希望將500盤的好滋味一起推向國際

500盤2025/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歲月的累積自有其意義

相關新聞

500盤2025/inline首頒「AI熱搜餐廳獎」 Ad Astra 3優勢吸消費者狂搜

AI正加速改變餐飲生態。成立於2015年的餐飲科技平台inline,已協助逾萬家餐廳導入線上訂位、候位、訂餐與數位行銷。...

500盤2025/陳昶福Fudy獲頒「風土之味獎」 傳遞永續與愛的循環

第五屆500盤名單揭曉,除了50位評審勾勒出的過去一年台灣飲食風貌外,《500輯》團隊亦深入發掘餐廳與廚人在創新、食材、...

500盤2025/「年度躍進獎」 logy田原諒悟獲7盤殊榮:持續創作新菜色

今年500盤特別獎「年度躍進獎」由摘下七盤殊榮的logy獲獎,主廚田原諒悟(Ryogo Tahara)也親自來到現場領獎...

500盤2025/台北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獲年度主廚獎

第五屆500盤名單揭曉,除了50位評審勾勒出的過去一年台灣飲食風貌外,《500輯》團隊亦深入發掘餐廳與廚人在創新、食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