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可能任務」到國際焦點 「麗星夢郵輪」令人驚艷!

聯合新聞網 TTN旅報
圖/麗星郵輪 提供

【文・唐偉展】

在台灣疫後觀光產業復甦的浪潮中,在短短數月內寫下令人驚艷傳奇非「麗星夢郵輪」莫屬了。麗星夢郵輪副總裁徐牧柔,以兼具前瞻性與執行力的領導風格,為台灣郵輪產業重新定義了可能性,甚至成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航線實力與市場潛力。

2023年,麗星夢郵輪(當時改名為名勝世界郵輪)決定重返台灣市場,探索星號(當時為名勝世界郵輪壹號)以高雄及香港為雙母港,在全球郵輪產業尚未完全回神之際,台灣航線率先交出亮眼成績,成功引發國際郵輪業的高度關注。2024年以基隆為母港開啟日本航程;2025年年初重返基隆,除了日韓航線,短短幾個月定案加碼從高雄港自11月至2026年1月的東南亞航程。

每一次的決策從拍板到實際執行,幾乎是在極限時間內壓縮完成。在這樣高壓的節奏中,徐牧柔展現出罕見的應變速度與策略整合能力。業界人士不諱言地表示:「如果不是她,疫後這個時機點,沒人接得下來。」

非典型管理者加上典範級整合者,與傳統大型郵輪企業常見的「由上而下」執行模式不同,徐牧柔更像是一位全權主導的總指揮。在既有政策之外,她主動制定策略、快速應變,親自整合內部人員、外部資源,並以強大說服力促使船上超過千名工作人員配合其規劃方向。從餐飲設計到娛樂節目、從媒體操作到網紅行銷,為麗星夢郵輪創造話題、塑造風格。

她清楚理解:單靠復航是不足以喚起國際目光,必須讓這艘船、這條航線「與眾不同」。因此,全面創新航程體驗,並將台灣文化(台灣味)與旅客期待緊密結合,打造獨特的郵輪品牌識別。善用資源,放大聲量,值得一提的是她對資源整合的精準拿捏,媒體曝光、KOL推廣、政府協力支援,她都能一一對接並迅速落實。這種高度協調與溝通能力,反映出她不僅有企業經營的宏觀視角,也有政治公關與市場洞察的細膩手感。

當然,在這風光背後,承擔的壓力與付出亦不容忽視。根據知情業者指出,徐牧柔幾乎日以繼夜作業,與時間賽跑更是日常;除了應對業者、港務單位、政府部門與媒體關係,她還是身兼兩個孩子的母親角色,幾乎無一刻能鬆懈。壓力之下的紓壓方式竟是「流眼淚」—真實且誠實,無疑也道出現代女性高階領導者的兩難處境與堅韌意志。

如業界形容:「不是超人,幹不了這個工作。」成功,不應只歸功於一人,但徐牧柔無疑是這場戰役的關鍵推手,她證明台灣有能力成為郵輪市場的重要節點,也為更多台灣人才打開國際舞台的想像空間。

面對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與航線布局,麗星夢郵輪下一階段的挑戰仍不容小覷。

延伸閱讀>>免簽再加2 旅客樂開懷 證件代辦業者如何刷存在感?

想知道更多旅遊產業專業見聞,請持續關注「TTN 旅報」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資訊,請追蹤按讚「udn走跳世界」

郵輪 航線 基隆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