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1萬得舉債?卓榮泰坦言「內心交戰」政府預算細節曝光…網全炸鍋

726大罷免整理包/我有投票資格嗎?住哪裡能投票?上班怎麼辦?規定一次看懂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Technews這個含跨不同科技領域的新媒體,協助各地的讀者,聚焦在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的新科技脈動,以及新的全球市場情報,掌握有價值的資訊與觀點,有機會提供給大家作為個人、組織或單位,在各自的學業、事業、投資與社會議題上的決策做重要參考。

科技新報

追蹤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Technews這個含跨不同科技領域的新媒體,協助各地的讀者,聚焦在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的新科技脈動,以及新的全球市場情報,掌握有價值的資訊與觀點,有機會提供給大家作為個人、組織或單位,在各自的學業、事業、投資與社會議題上的決策做重要參考。
13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首圖來源:Unsplash)

不願當白領奴隸 專家:年輕人兼職就是正職

年輕人愈來愈重視生活與工作平衡,畢業後不像前幾代急著找正職工作,每天過安穩的打卡生活,一輩子與同事競逐同樣職涯階梯。現在他們在零工經濟時代,身兼多種工作,希望快速貢獻所長,也給自己更可掌控時間的人生。

1331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高溫引發熱焦慮 專家:年輕人風險更大

大腦是一個容易受到熱量嚴重影響的器官,進入夏季的連日高溫,容易導致一系列身體不適之外,認知功能短暫受影響,感覺疲倦、頭痛、頭暈,也會造成情緒失調和暴力行為增加。印度研究就發現,長期高溫會增加精神疾病的風險,而處在壓力爆表邊緣的年輕一代,更是氣候變遷下的脆弱族群。

1156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百年爭論落幕 新研究發現大腦到老仍能形成新神經元

幾十年來,我們都認為人類大腦在童年後就停止形成新神經元,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新研究顛覆此教條,提供迄今最明確證據表明老年人大腦仍持續形成新神經元。

163 雜誌
(首圖來源: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東太平洋群島野生番茄「逆向」演化 重新產生古代毒性分子適應環境

東太平洋年輕火山島上,一些野生番茄植物正表現出不尋常行為,它們拋棄過去數百萬年演化進程,「逆轉」回更原始遺傳基因重新產生有毒化合物,進一步活化古老化學防禦系統。科學家認為,這種基因退化結果可能有助它們在惡劣島嶼條件生存。

161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遠距工作是特權 網友:根本是農奴與貴族的差別

摩根大通執行長 Jamie Dimon 公開反對遠距辦公,是要求員工每週五天返回辦公室的知名高階主管之一,但最近被批評,返回辦公室政策似乎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高階主管,他們有時會有不同的規則,引發網路上撻伐,稱農奴不行但貴族可以,歡迎回到封建時代。

35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X世代最焦慮 研究:一人賺錢養家的時代已過去

美國應該是這幾年發達國家物價上漲最可怕,日前調查詢問美國人,年收入要多少才夠,結果顯示,超過 25% 美國人認為需要至少 15 萬美元才能感到經濟安全。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目前感覺經濟不安全,尤其處於三明治 X 世代的人。

27 雜誌
(首圖來源:Unsplash)

嚮往更好的生活 中國富豪正在移居日本

如果你有錢,想要離開自己國家,無論是因為教育體系、未來發展、生活品質,或只是因為氣候等因素,不考慮語言的話,通常會希望移民到歐美國家,但這幾年,保守風氣的日本也逐漸吸引亞洲富豪,在最新移民報告中,日本成為香港之後,吸引高淨值人士的目的地。

22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全球百萬美元富豪大增 研究:多數人只是房奴

資產 100 萬至 500 萬美元的百萬富翁數量飆升中,瑞銀集團 (UBS) 最新報告,去年全球有近 5,200 萬名「普通」百萬富翁,是 2000 年四倍。百萬富翁將成新中產階級,且這些人不覺得自己很有錢。

22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房貸、社群、通膨 高薪家庭也成月光族

這個年代,錢賺再多好像都不夠多,年收入 300 萬以上的家庭,可能也會哀嘆自己比不上鄰居。一個金錢慾望遠不滿足的時代,不只限於台灣,甚至在印度這個經濟快速起飛的國家,也有一樣的問題,財經專家點名三大禍首,就是通膨、房貸,以及社群創造的慾望漩渦。

11 雜誌
(首圖來源:Unsplash)

青少年憂鬱與螢幕時間無關 研究:成癮行為才是主因

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家庭羽翼下可以盡情探索世界,建立自我的磐石,但是無論在美國還是台灣,青少年憂鬱症狀愈來愈多,專家將原因歸咎於手機,許多父母也積極限制孩子看手機的時間,但最新研究發現,造成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不是時間長短,而是成癮行為。

7 雜誌
(首圖來源:Pixabay)

每天1~3杯黑咖啡 新研究:勿過度調味便有益健康

多數研究相信喝咖啡對健康具正面影響,實際上咖啡健康程度具體取決於你的調味。研究人員表示,適量飲用純黑咖啡或少糖少脂的咖啡能降低約 14% 死亡風險,但若害怕咖啡苦澀味而添加過多糖或奶精,咖啡便失去健康效益。

6 雜誌
(首圖來源:Unsplash)

年輕人不快樂 研究:與極端高溫有關

極端高溫將是地球常態,科學家警告,現在的兒童一生都將生活在高溫的威脅當中,高溫會影響心理健康,對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與青少年影響更大。科學家擔憂,人類社會對高溫的適應與應對能力,還沒有做好準備。

2 雜誌
(首圖來源:Shawn Ryan Show)

放眼兒童神經可塑性 汪滔:想等Neuralink腦機介面技術 成熟後再生小孩

近日剛成為 Meta 團隊一員,Scal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汪滔接受美國知名 YouTuber 採訪時表示,兒童大腦神經可塑性最高,他希望等到 Neuralink 或其他腦機介面技術成熟後再生小孩。

1 雜誌